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一章
——那个充满明远梦想的地方太沉重,她还没有勇气面对。而是先去香港,然后转道去新加坡,最后到欧洲。明远的画作已经托运上船,那些未完成的梦想,她会替他一一走遍。

    雨越下越大,江面上泛起无数涟漪。婉清站在雨中,突然想起明远曾经对她说过的话:生命就像雨水落入江河,看似消失了,其实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存在。我的爱也会如此,即使有一天我不在了,它也会以另一种方式陪伴你。

    她摸了摸左手上的戒指,轻声说:明远,我自由了。

    4

    五年后,巴黎蒙马特高地的一家小画廊里,正在举办一场特别的画展。展览主题是连理枝——东方爱情诗画展,展出了中国青年画家许明远的遗作和诗人沈婉清的新诗集。

    开幕式上,婉清穿着一袭改良过的墨绿色旗袍,头发剪成了时髦的短发,站在画廊中央向来宾致词。她的法语已经相当流利,只有细微的语调还保留着东方韵味。

    这些画作完成于1935年至1936年间,是许明远先生短暂生命中最成熟的创作。她指着一幅幅被精心装裱的画作,声音平稳而有力,而这本诗集,则是我对他的回应,用文字完成他画笔未尽的表达。

    来宾中有人提问:沈女士,您和许先生是什么关系

    婉清轻轻抚摸左手无名指上的金戒指,微笑道:他是我的爱人,我的灵魂伴侣,虽然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很短,但足够照亮我的一生。

    她走到展厅中央那幅《连理枝》前,画中的她站在海棠树下,笑容恬静。旁边挂着另一幅新完成的画作,是同一个女子,穿着同样的旗袍,站在巴黎塞纳河畔,神情依然温柔,眼中却多了几分坚毅。

    这幅新画是我请一位法国画家完成的,婉清解释道,我想让明远看看,我来到了我们梦想的城市,替他看遍了这里的风景。

    一位年长的法国艺术评论家走上前,握住婉清的手:亲爱的,你们的爱情故事和艺术作品一样动人。许先生若在天有灵,一定会为你骄傲。

    婉清微笑着点头致谢。五年来,她走遍了明远曾经留学的地方,去了他日记中提到过的每一个角落。她在马赛那间面朝大海的小屋里住了一年,每天早晨真的会有房东太太送来新鲜面包和牛奶,就像明远信中所写的那样。

    后来战争爆发,她辗转去了瑞士,在那里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落花集》,扉页上写着献给A.M.——明远名字的缩写。诗集很快在欧洲文学界引起关注,那些融合了东方含蓄与西方直白的诗句,讲述着一个关于爱情、失去与重生的故事。

    战争结束后,她回到巴黎,决定完成明远未竟的事业。她联系了几家画廊,将明远的画作整理展出,同时继续自己的写作。渐渐地,连理枝成了巴黎艺术圈一个小有名气的品牌,代表着一种超越生死的爱情与艺术追求。

    开幕式结束后,婉清独自走在蒙马特高地的石板路上。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习惯性地摸了摸左手上的戒指,轻声吟诵: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一阵风吹过,带来远处咖啡馆的手风琴声。婉清停下脚步,望向天空。五年来,她第一次感到明远的离去不再是一个无法愈合的伤口,而化作了一种永恒的存在,如同她笔下的诗句,他画中的色彩,永远鲜活,永远美丽。

    她继续向前走去,步伐轻盈而坚定。明天,她将启程前往马赛,然后去往更多的地方。明远的画和她的诗会随着她的脚步,散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如同那年上海花园里飘落的海棠花瓣,美丽而自由。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落花.民国少妇的婚姻爱情简介 >落花.民国少妇的婚姻爱情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