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时期的体温计:

    2003年春天,青石巷被消毒水的气味笼罩。李建国每天清晨都要给王秀兰测三次体温,水银柱上升的每一毫米都让他眉头紧锁。那天王秀兰发烧到38.5度,李建国翻出压箱底的军大衣裹住她,骑着老旧的二八杠就往医院冲。

    建国,慢点!王秀兰在后座紧紧搂住他的腰,听见他急促的心跳隔着毛衣传来。到医院时,李建国的衬衫后背已经湿透,却坚持把挂号单举到她眼前:你先看医生,我去买口罩。

    王秀兰在诊室听见走廊里传来争吵,冲出去时正看见李建国和护士争执。原来他非要买最贵的N95口罩,把存折都拍在了柜台上。护士说老人不懂,他却固执地说:我老婆气管不好,要最好的。

    输液室里,李建国把王秀兰的手揣进自己棉袄口袋暖着。王秀兰忽然摸到口袋里有硬物,掏出来竟是他年轻时画的桂花图,纸边已经泛黄卷曲。李建国耳尖发红,嘟囔着说:怕你无聊,随手带着的。

    桂花图勾起了王秀兰许多回忆。那时候他们刚结婚,李建国还是部队里的文艺兵,常常在休息时画画。他最爱画桂花,因为王秀兰的名字里有个兰字,而桂花又被称为木樨,谐音相似。

    每当李建国画桂花时,王秀兰就坐在一旁绣花,偶尔抬头看看他,两人相对一笑,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输液室的灯光有些昏暗,王秀兰看着手中的桂花图,心中涌起一阵温暖。她轻轻摩挲着纸边泛黄的痕迹,仿佛能感受到当年李建国作画时的用心。

    那时的他们生活虽然艰苦,却充满了希望和甜蜜。李建国见王秀兰盯着桂花图出神,以为她不舒服,连忙轻声问道: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王秀兰抬起头,看着李建国关切的眼神,摇了摇头,嘴角露出一抹温柔的微笑:没事,只是想起以前的时光了。李建国也跟着笑了笑,伸手轻轻抚摸着王秀兰的头发:那些日子虽然苦,但我们一起走过来了。现在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以后会更好。

    王秀兰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感激。她知道,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李建国都会陪在她身边,为她遮风挡雨。输液结束后,李建国小心翼翼地扶着王秀兰站起来,帮她穿上军大衣,然后自己只披了一件薄外套。两人一起走出医院,春风带着一丝凉意,却吹不散他们心中的温暖。

    走在青石巷熟悉的街道上,王秀兰紧紧握着李建国的手,仿佛回到了年轻时的模样。那时的他们也是这样手牵手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街边的老槐树已经长出了嫩绿的新芽,好像在告诉他们,春天已经到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回到家后,李建国忙着给王秀兰煮了一碗热腾腾的姜汤,让她驱驱寒。王秀兰坐在床边,看着李建国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幸福。她知道,这份平淡的幸福就是她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几天后,王秀兰的烧退了,身体也逐渐恢复了。李建国依旧每天给她测体温,直到确定她完全康复才放下心来。那张泛黄的桂花图被王秀兰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她决定以后要把它装裱起来,放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让它时刻提醒着他们,那些曾经美好的时光,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生活还在继续,青石巷的消毒水气味也渐渐消散。李建国和王秀兰依然相互扶持着走过每一个日子,他们的故事在巷子里流传着,成为了邻里间最美的佳话。

    第六章汶川地震的红十字:

    2008年汶川地震捐款现场,王秀兰在募捐箱前投下三百元时,突然发现李建国不见了。她焦急地四处寻找,却在医院献血车看见他的背影——他正卷起袖子,鲜红的血液顺着导管流入血袋。

    你高血压不能献血!王秀兰冲上去要拽他,却被护士拦住:老人家坚持要献400毫升。李建国转头冲她笑,脸色苍白如纸:就当替咱闺女献的,她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百年桂香,一生相伴简介 >百年桂香,一生相伴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