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养费。这么看来张涛的闹事还是有作用的,厂里为了息事宁人,内部讨论后,同意按营养费的标准给予慰问,行政也附上验伤报告走了工伤申报,大家期待事件能画上一个句号。
data-faype=pay_tag>
然而事与愿违。
XX
年
4
月
20
日,上午。
我正在仓库检查物料状况,苏茂从门外小跑至我身旁,附耳低语道:出事了,于总!
回到办公室,苏茂关上了门,从抽屉取出了一份文件,涨红着脸抱怨道:张宁那个白眼狼!刚人社局寄来了一份文件,关于工伤申报的处理回执,上面写到,张宁的工伤申报正在走后续流程,关键是,验伤报告不是我们递交的那一份,而是
4
级的验伤报告。
4
级怎么回事不是没大碍吗那份验伤报告我亲手看过的。我惊讶地张开了嘴。之前张叔的指甲伤势评定
10
级,就放了
3
个月,工资照发,工厂还要承担一部分补助,如果是
4
级,那差距可就大了。
肯定是有人重新递交了验伤报告,刚我翻看了留档的复印件,之前的验伤报告没有核定工伤等级。
我在办公室内着急地走来走去:直接问下张叔是不是他替换的,他是复查后显示
4
级工伤的吗接着我回想起一些细节,敲了敲桌面,马上也联系下医院,看下有没有张叔的复查记录当时公司支付了住院费用的。
我的工厂做的是罐头,难免有工人磕磕碰碰,合作医院的回复还是很快,张叔并没有在该医院做二次复查。
苏茂联系上张叔,张叔说他回家休息后,腰部剧烈疼痛,刚好有朋友在本市的另一个医院工作,就去那边复查了,更换验伤报告也是朋友帮忙处理的。
苏茂客套地挂掉电话后,忍不住嘴碎:啐,都是刚好,我怎么就不相信呢。
我也充满疑问,决定直接去人社据了解情况。
5
材料换局
下午,我来到市民服务中心,工作日人也不少,领票排队后,向工作人员说明前因后果,希望查看上传的验伤材料情况。
工作人员调取电子档案,发现已不是公司提交的报告,时间是首次验伤的两天后,在本市的另一家医院。
报告显示张叔的脊椎骨裂,已经严重影响生活状态,需要长期卧床康复。
您好,请问一下,这份验伤报告是什么时候提交的我带了之前材料的复印件,您看下。我递上一个文件袋。
工作人员核实后,回复道:14
号,患者家属重新提交的。
可以单独提交吗不需要工厂盖章证明如此大的漏洞,令我十分疑惑。
关于验伤报告,由于伤情可能存在后续变化,只要医院认定了是同一个事故引起的,是允许患者及家属重新提交的。工作人员对照着条例回复道。
虽然对提交程序不太满意,但得到确认答复后,我便离开服务中心。
我边开车边回想整个事件经过。
作为工厂负责人,我接受过相关课程培训,了解个大概,但细致到关于材料更换的规定确实不清楚,张叔的朋友显然很清楚,而且够快,13
号首次提交,14
号就更换了。
我越想越觉得事情的背后没那么简单,不论是张叔的休假、复查医院的二次报告,还是整个工伤材料的递交流程,环环相扣,这背后莫不是有高人在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