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慌忙翻找文件。
就在这时,周岩不动声色地递上一个文件夹:各位领导,这是我们项目的消防设施分布图、检查记录和应急预案。另外,我们在每个楼层都增设了临时消防站,配备了足够的灭火器材。
检查组组长惊讶地接过文件夹,仔细翻阅后满意地点头:准备得很充分嘛。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
周岩,技术部施工员。周岩谦虚地回答。
不错,年轻人做事扎实。检查组组长转向张总,老张,你们项目的人才培养做得不错啊。
张总脸上笑开了花,连连称是。而站在一旁的王成,眼镜后的眼神阴鸷得可怕。
检查结束后,张总特意留下周岩:小周,今天表现很好。你怎么想到准备消防资料的
周岩早就准备好了答案:我注意到最近全市有几个工地因为消防问题被通报,想着防患于未然。
好,有前瞻性!张总赞赏地点头,从下周开始,你参与项目月度例会,负责整理会议纪要。
这是直接进入项目管理层的信号。周岩知道,自己已经成功跨过了职场的第一道门槛。
晚上,周岩请老马和老李在工地附近的小馆子吃饭。几杯酒下肚,老马拍着周岩的肩膀:你小子行啊,才一个月就从搬砖的变成坐办公室的了!
都是马工和李师傅当初的关照。周岩给他们斟满酒,我敬二位。
老李咂着嘴:小周啊,你跟那些大学生不一样,懂得知恩图报。不过...他压低声音,你得小心王成那小子,今天你让他难堪,他不会善罢甘休的。
周岩点头:谢谢李师傅提醒,我会注意的。
他当然会注意。前世吃过的亏,这一世绝不会再吃。王成的那些伎俩,在他这个过来人眼里简直如同儿戏。
回到出租屋,周岩翻开笔记本,在短期目标后面打了个勾。一个月时间,他从搬砖工成长为项目技术骨干,速度甚至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下一页上,他写下新的目标:1.
系统学习林志强的管理方法;2.
建立更广泛的人脉网络;3.
寻找第一个独立负责的机会。
窗外,工地的灯光依然明亮,夜班工人正在忙碌。周岩望着那片光晕,嘴角微微上扬。重活一世,他不仅要弥补前世的遗憾,更要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未来。
而今天,只是这个宏伟计划的第二个脚印。
data-faype=pay_tag>
第三章
贵人相助
月度例会前一天晚上,周岩在出租屋的台灯下反复修改着汇报材料。桌上摊开着几本建筑专业书籍和一堆手写笔记,电脑屏幕上是精心制作的PPT。
手机突然震动,林志强的名字跳了出来。周岩立刻接通:林工,这么晚有事
小周,明天例会提前到早上七点,张总临时有事下午要出差。林志强的声音透着疲惫,你的汇报压缩到十分钟,重点讲B栋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
明白了,我马上调整。周岩看了眼时钟,已经接近午夜。
挂断电话后,周岩迅速修改PPT。前世参加过无数工程例会的经验告诉他,这种临时变更往往隐藏着机会——决策者时间紧迫时,更容易接受大胆的建议。
他特意在汇报结尾加入了一页:关于加快B栋进度的建议,列出了三个具体方案。其中第三个方案——采用新型模板支撑体系,缩短楼层浇筑间隔是他前世的成功经验,能缩短工期近20%。
做完这些,周岩又从抽屉里取出一个黑色笔记本,翻到标记着人脉的一页。在市住建局检查组—赵建国这个名字上画了个圈,在旁边写下:跟进联系,两周内。这是上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