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时明白:真正的劫火不该焚人,而该焚尽那些让人沦为棋子的规则。当他在新渔村看着孩子手中的赤焰玉,后颈的逆鳞不再是诅咒,而是与世界和解的印记——原来最强的力量,不是毁灭,而是在灰烬中重新相信的勇气。
故事里的因果轮回,藏着我对现实的隐喻:苍澜百姓前脚举着除魔火把,后脚在劫火中跪求宽恕;权贵们一边制造苦难,一边宣扬救赎。这种荒诞的循环,像极了我们世界里反复上演的剧情。但我终究留了一丝暖意——林小婉的弟弟抱着木剑奔跑,苏绾绾的虚影在火光中微笑,这些在黑暗中闪烁的微光,是我对劫后余生最朴素的期待。
三、关于我们:每个灵魂都在寻找归处
写到终章时,我常常想起读者留言里的共鸣:有人说看到林渊被百姓唾骂时,想起自己曾被误解的经历;有人说林小婉的背叛让他们害怕失去信任。这些反馈让我确信,《焚心劫》早已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无数个在生活中挣扎的灵魂的投影。
感谢每一位追更的读者,你们的情绪起伏是这个故事最珍贵的劫火。尤其要感谢那些在评论区分析伏笔、心疼角色的朋友,你们的解读让故事有了更丰富的层次。写作是一场孤独的燃烧,但你们的陪伴让火焰有了温度。
最后,想对故事里的林渊说:愿你在新的轮回里,不再需要用伤痕换成长,愿你手中的青瓷碗里,永远盛着温热的酱牛肉,愿你后颈的逆鳞,只在拥抱重要的人时,才泛起温柔的光。
劫火终会熄灭,但那些在火中学会飞翔的灵魂,永远不会忘记——真正的强大,始于接受世界的恶意,却依然选择在裂缝里种下希望。
我们下一个故事再见。
(2025年4月26日
烈风回眸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