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若要破解这些谜团,就必须对陕西及跟马佐良有关的一切都有个基本的了解。

    说吧,随便说!拣您知道的,啥都行。师傅叼着烟袋,斜靠在太师椅上,摆出一副很随便的样子。我知道这是他的习惯。每次破案子,他都喜欢让关系人打开话匣子敞开说,想到啥说啥,看似漫无边际东拉西扯,实际是万变不离其宗。他的过人之处是非常善于从那些杂乱无章的絮叨中发现蛛丝马迹,拎出关键信息,搓揉整合,切入案子的实质。这也是我最佩服他的一点。

    呵呵……好啊好啊!这雅间清静,没人打扰。随便吃随便吃。咱们边吃边聊。董老板十分客气。

    说是吃羊肉泡馍,其实点了一大桌子这家店里的特色。什么回民包子、猴戴帽、三皮丝,以及萝卜糊拓、蒸糟肉、后悔、箱子豆腐等等。另外有一大壶刚温过了的黄桂稠酒,往每个人面前的酒盏里一倒,立刻醇香扑鼻。董介绍说,该酒古称醪醴玉浆,是用糯米加酒曲酿制成酒再加入芳香四溢的黄桂而成。始于先秦,盛于盛唐,明清时已成为享誉民间的至尊佳酿。所谓不是酒却胜似酒,饮罢令人难忘。没想到西安的早餐竟有如此讲究。这种待客之道不知道是不是国内独有。其实我心里对这天锡搂今天这桌美食的丰盛是颇感惊奇的,因为去年我在北大读书时,从报纸上是看到过去年(1926年)的西安围城之战的,据说战后西安城内惨不忍睹,元气大伤,百业凋零。从眼前景象看来,西安已经开始在恢复了。

    董应该听明白了师傅的意思,于是一边极有耐心地一小撮一小撮地往大海碗里搿着饦饦馍,一边不紧不慢地开始讲了起来。他今天穿了件织有百福图案的丝绸夹袄,显得人很是精神,一双手肉乎乎白嫩嫩的,但掰馍的动作却是相当的灵巧。

    幸好坐的是雅间,其间除了小二拎着个大茶壶进来续了两次水换了一次碗外,再没人打扰。从早晨到中午,整整一上午,我们就坐在雅间里。师傅倒是没怎么吃,随便往嘴里塞了两包子,然后就是歪在椅子上抽烟,时不时地端起酒盏子抿上一口,好像也没什么感觉。恩泰手中那双筷子就没停过。

    其实说起来,马佐良在陕西常有往来的差不多也就三家,一是他西安的董家,还有扶凤的韩家,再有就是凤翔的杨家了。其中跟扶凤的韩家交往最深,跟凤翔的杨家交往最让人捉摸不透,听说是通过杨家才攀上了西府的军阀党家,也就是党玉琨家。

    这样说,诸位可能还是不太明白。不如我先讲讲为啥佐良要削尖了脑袋攀上党家,为啥我当初要提醒佐良他这次的攀附之举又智又不智,利弊参半,讲讲党玉琨那怂是咋回事。

    诸位都晓得,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咱西安的起义是在10月22日。光复之后,历任陕督像走马灯似的,分别有张凤翙、陆建章、陈树藩,然后是冯玉祥、刘镇华、然后是于佑任、宋哲元,时下就是宋哲元在主政陕西。

    所谓时世造英雄,这些年来这些个陕督,恐怕跟国内其它各省的情形都一样,都是借着孙大炮辛亥革命推翻满清之机,为达自己目的,实现个人野心,啥下作手段都敢使,啥卑鄙龌龊的事都敢做;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有枪就是草头王,啥乌龟王八旦拉个队伍都能讨到个一官半职,称霸一方。兵匪不分,政匪不分,真个是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甚荒唐,把咱陕西弄得个民不聊生,乌烟瘴气。

    民国十六年(1917年),孙大炮发起了个护法运动,要以武力捍卫《临时约法》,目的嘛肯定是搅翻北洋政府的假共和。结果机会又来了。有个陕西蒲城的学生娃叫郭坚的,参加过西安起义,后来成为了陈树藩的属下,驻守白水。这怂聪明,得知护法运动消息后,立马搞了个白水起义,响应孙大炮的号召,树了个西北护国军义旗,通电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问彩云简介 >问彩云目录 >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