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名字,但裕和的双亲是商人,而商人重利,祈求物质丰足,取裕字,和字便是希望她性情谦和和现世安稳。
林然心头微微一颤,外在富足且内在安宁,真是美好的祝愿啊。
还记得吗,我们成亲那日,有个袖口系着铃铛,在席间来回跑跳的女孩。
林然回想起当时的场景,确实是有个走起路来叮叮当当响的女孩,二人拜堂的时候还可以听到女孩的欢呼声。清淮在席间和亲友喝酒时,她坐在床边还隐约听见窗边有轻微的铃铛响,隔着盖头她看不清窗外的影子,只当是孩子捣乱,便也未在意。
想来她便是裕和了。
清淮和裕和是邻居,自小一块长大,父母皆从商,只是裕和的父母是需要走南闯北的,相当于承接起县城之间的商贸来往,将此处的特色商品卖到其他地方。因为一些事情,清淮跟随父母搬家到了安城,二人便通过书信来往。
学业没有那么繁重的时候,他们十天或半个月便分享各自身边的事情,越长大些书信来往间隔也变成了几月。
他成功去私塾执经授席时,高兴的给裕和写了封信,但快半年都没有收到回信。或许是忙于其他事务又或是忘记了吧,他如是想。
直到远房亲戚前来安城办事,暂住他家中,和他闲聊,随嘴谈起,他这才知晓出了事。安顿好家里便告假回家,这才发现城中变化巨大,凭借旧时的记忆,穿过好几条弯弯绕绕的小巷,这才找到她们家。房门落了锁,翻墙进院中,周身便被各种杂草包围,以前一起参与挖的小池塘都已干涸。
清淮经过一番打听,找到她们家的亲戚,方知原来半年前便已经出了事:
裕和一家跟随十来个玉石商贩前往百里外的蓝井县探亲。沿途多是山路,地形复杂,众人特找了一队镖师,去时无匪,回来便也松了心。哪知返程离城仅五十里时突然遇上了山匪,众人拼死抵抗,引得山匪震怒将商队的人尽数杀害钱财货物皆洗劫一空。
他们前去认领尸体的时候,便已经不见裕和了,官府派官吏沿途前去搜索,也没有结果。
没有消息或许是好消息。
事发后有柴夫报了官,一年前新上任的府尹上任前便已听说此处地头蛇无法无天,根本不将前府尹放在眼里,行事也琢磨不透,时间早晚地点位置都不固定。前府尹无能,对此无所作为,上头这才撤了其职派遣他来。
哪知那帮盗匪仍旧肆无忌惮的在商道上作乱。
这那能容忍的了,府尹申请加大人手,在入城的大道和小道上均设下埋伏,终于在一旬后抓住了十余名山匪,但首领及其他山匪仍在逃窜,正全城搜捕中。
清淮行礼告别后寻到二老下葬的地方,点完一束香之后,郑重地磕了三个响头,立下誓言,这才离去。
来去往来最多的除去商队或许只有镖局了,他留下一笔钱交给镖头,若在城外发现相似的人,便写信快马加鞭告知于他。
回途中他一直在后悔,如若当初可以早些发现异常,如若一直坚持短期内写信又或者是回家看看,或许就可以早些知道那些山匪的事情,甚至可以避免事情发生。
可一切都太晚了。
第三章
他们相见是在清明。
清淮回到了老家,见过家中父母之后,再次去到了裕和家中,在清理杂草时,角落里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青天白日的,难道是野猫
他掀开夹杂着枯枝的草叶,却瞧见一个瘦弱的身影,头发糟乱,身上都是细细密密的伤痕,头埋在膝盖中,整个人抱作一团瑟瑟发抖。
他心里一惊,脑中闪过一张熟悉的脸,却还是存疑,姑娘,你是如何进到这里来的
目光一转,旁边有个膝盖高的狗洞,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