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揭开真相、对抗敌人的利剑!
4
仁和堂的溃败与京城来客
苏锦的医名越来越响亮,苏药堂门庭若市,甚至隐隐有压过仁和堂的势头。张辰宇气急败坏,变本加厉地使绊子。他拉拢城里其他小药铺孤立苏药堂,在官方药材采购上设置障碍,甚至雇佣地痞流氓到苏药堂门口闹事。
但苏锦并非孤军奋战。那个被她救治的孩子壮壮的父亲,王大哥,是个耿直仗义的汉子,又在豆腐坊人脉广,他主动组织了街坊邻居来苏药堂帮忙维持秩序,反击张辰宇的恶意中伤。之前被苏锦救治过的富商胡老爷也出面,斥责仁和堂的行径,并公开表示今后只在苏药堂抓药。
与此同时,苏锦暗中继续调查当年的药材案。她利用系统分析当年案卷的纸张和墨迹,发现了多处修改和伪造的痕迹。她设法联系上了苏父当年的一个老仆人,老仆人虽然年迈多病,但在系统的诊断和调理下身体好转,感激之下,透露了一些当年的细节:苏父在案发前确实对那批药材感到异常,曾秘密托人送样去京城请一位贵人辨识。老仆人还记得,当年负责药材验收和揭发苏家的,确实有仁和堂的人,以及城里药材管理衙门的一个小吏。
苏锦将这些线索串联起来,系统分析进一步确认了那批药材中的毒素成分与在一些仁和堂长期顾客体内检测到的微量毒素是同一种!至此,她几乎可以断定,仁和堂当年与官府勾结,陷害苏药堂,并非仅仅为了商业竞争,更可能与这种神秘毒素有关。苏父的死,绝非病故那么简单。
就在苏锦步步为营、准备对仁和堂进行反击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席卷了云安城。
初春时节,一种怪病开始在城南蔓延。病人先是高烧寒战,随后剧烈腹泻、呕吐,身体迅速脱水,短时间内便会死亡。起初只是零星病例,很快,病人数量呈几何级增长,恐慌在城中迅速蔓延。这是瘟疫!
官府手足无措,太医署派来的几位大夫沿用传统方法,效果甚微。仁和堂和其他药铺纷纷闭门自保,或开出昂贵却无效的药方,趁火打劫。城中尸体堆积,哀嚎遍野,宛如人间地狱。
苏药堂成了唯一的希望。大量绝望的百姓涌向这里,乞求苏锦的救治。苏锦深知瘟疫的危险性,但医者仁心让她无法袖手旁观。
系统,紧急扫描!分析病原体和传播途径!苏锦立刻行动起来。
她冒险近距离接触了几位病人(在系统提示下做好了简易防护),系统面板上立刻涌现出大量数据。虽然系统无法直接识别病毒或细菌的现代名称,但能分析出其分子结构、活动特性、感染方式和对各类物质的反应。
病原体:XX型微生物,主要存在于患者体液和排泄物中。传播途径:水源污染、粪口传播可能性极高,飞沫传播有待确认。
苏锦倒吸一口凉气。粪口传播!水源污染!这在古代卫生条件下简直是毁灭性的!她立刻明白了为什么传统方法无效——他们没有意识到病原体的存在和传播途径,也没有采取相应的隔离和消毒措施。
她立刻提出了一系列在当时看来惊世骇俗的建议:
隔离病患:将病人集中到一处空置的寺庙或建筑中,禁止与健康人接触。
水源管理:严禁饮用生水,所有饮用水必须煮沸!公共水井需投入石灰进行消毒。
个人卫生:推广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用醋或烈酒进行简易消毒。
环境清理:病患排泄物和呕吐物必须集中处理,深埋并用石灰覆盖。
尸体处理:染病死亡者必须火化或深埋,避免病原扩散。
简易防护:用多层棉布制作简易口罩,遮掩口鼻。
这些措施听起来离奇,尤其是隔离和煮沸饮用水,在百姓看来难以接受。官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