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滚过,才懂得菩萨行最动人的,不是神通广大,而是明知人间不值得,却偏要在这尘埃里种出莲花。

    西行路远,终有尽头;众生苦长,永无了期。但只要这具肉身还能行走,这颗心还能疼痛,我便会继续念我的经,渡我的河——不为成佛,只为做个在人间好好活着的,玄奘。

    花果山夜话:弼马温的金箍棒

    俺老孙蹲在水帘洞的石台上,望着洞外飞流直下的瀑布发呆。手里的金箍棒缩成绣花针大小,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这玩意儿跟了俺五百年,如今倒比天宫的玉如意还顺眼些。忽然听见头顶松枝响,不用回头也知道是师父的白龙马,那家伙总爱趁夜溜出长安,来俺这儿讨桃吃。

    泼猴,又在想什么马嘴拱开俺的后脑勺,带着长安夜市的烟火气。俺挠挠腮帮子:想当年在火焰山,你尥蹶子踢铁扇公主的模样,比弼马温时期踢天蓬的腿还利索。白龙马打了个响鼻,鬃毛里抖落几片御花园的牡丹花瓣:师父在弘福寺译经又熬到子时,你不去盯着,倒在这儿数星星

    说起师父,俺心里头那团火又扑棱棱地烧。自灵山一别,他整日埋在贝叶经堆里,眼窝比流沙河的沙坑还深。前日俺偷偷溜进藏经阁,见他对着《妙法莲华经》发愣,袈裟上还补着女儿国女王送的锦缎——那针脚歪歪扭扭的,准是八戒趁他打盹时缝的。师父,俺化作小沙弥递茶,当年在女儿国,您若真留了下来……话没说完就被戒尺敲了脑壳,可他指尖抚过经卷的力道,比金箍棒扫平十万天兵时还轻。

    花果山的猴子们举着火把来找俺,说后山的老猿又在念叨齐天大圣的威风。俺随手揪了根毫毛变作蟠桃,看它们争抢时忽然想起,五百年前俺在天庭当弼马温,把天马养得膘肥体壮,却没人记得俺蹲在马厩里,给每匹小马梳鬃毛时哼的佛偈。直到师父揭了五行山的符,那句你若有护持正法的心,才让俺明白,原来比当齐天大圣更痛快的,是当师父的徒弟。

    前几日路过号山,看见红孩儿的火云洞成了香火庙。小妖怪们举着善财童子的画像,见了俺就拜:大圣爷爷,我们大王说,当年若不是您请观音菩萨,他至今还是个只会喷火的毛孩。俺摸着洞壁上残留的焦痕笑了——那小子如今在珞珈山跟着龙女学插花,偏要给俺寄来插着莲花的金箍棒,说菩萨说兵器也能开花。瞧瞧,比俺当年大闹天宫时还闹腾。

    最有意思的是路过车迟国,当年被俺戏耍的虎力大仙庙前,竟供着孙大圣显圣处的石碑。老道士们见了俺就磕头,说如今道观里也念《心经》,求大圣护持,别再让羊力大仙的冷龙跑了。俺踩在石碑上挠头——当年斗三仙时,俺只当是降妖除魔,如今才懂师父说的度化,原是让妖怪也能在香火里寻着善缘。

    夜深了,白龙马突然踏云而起:走啦,师父该喝安神汤了。俺将金箍棒往耳后一塞,忽然看见瀑布水幕里映出当年取经的影子——挑担的沙和尚、牵马的八戒、骑在马上打盹的师父,还有俺举着金箍棒走在最前头,生怕漏掉哪个妖精。原来十万八千里路,早就在俺筋斗云的云纹里刻成了印记,比天庭的蟠桃宴、地府的生死簿都实在。

    路过通天河时,老龟突然从水里冒头:大圣,你师父可还记得当年答应我的事俺挠挠头——师父译经太忙,确实忘了问如来老倌老龟的寿数。可老龟却笑了:不用问了,这河里的鱼虾都开始念‘阿弥陀佛’,比知道寿数更自在。水波荡漾间,俺看见老龟背上的纹路,竟慢慢变成了《金刚经》的经文——原来众生求的从来不是长生,而是像河水般流淌的自在。

    回到长安时,藏经阁的灯还亮着。师父披着星月光辉,正对着俺从龙宫讨来的水晶笔架出神。俺悄悄变回原形,往他茶盏里丢了颗花果山的仙桃核:师父,明春种在院子里,结的桃比王母娘娘的还甜。他抬头时,眼角的皱纹里盛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四众证心途》西游记个人视角简介 >《四众证心途》西游记个人视角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