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厚。

    其实俺心里明白,师父的痛跟俺不一样。他念的是众生,俺想的是高小姐。路过黑松林时,俺看见个美貌女子被绑在树上哭,想都没想就去解绳子,结果被白骨精一爪子挠破了耳朵。大师兄举棒要打,俺还替那妖怪求情:长得这么俊,说不定是哪家的千金小姐……后来被师父念了二十遍《心经》,才明白这世上最毒的不是妖怪的爪子,是披着人皮的贪心。

    三、分行李的学问与真心

    都说取经路上多磨难,可俺老猪最怕的不是妖怪,是猴子动不动就喊散伙。三打白骨精那回,师父一气之下念了紧箍咒,把大师兄赶回了花果山。俺扛着钉耙蹲在行李堆旁发愁:没了那猴子,谁去化斋谁去探路沙师弟只会说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顶个屁用!最后还是俺硬着头皮去花果山请他,路上还编了个顺口溜:猴哥猴哥别生气,师父其实挺想你,妖怪现在正得意,就等你去显武艺!那猴子果然吃这套,抓耳挠腮地跟俺回来了。

    最险的一回是在狮驼岭,三大王把俺扔进蒸笼里蒸。俺缩成个肉球拼命喊师兄救我,心里却想:要是真被蒸熟了,不知道师父会不会给俺念往生咒结果蒸笼盖子一掀开,猴子揪着俺的耳朵就往外跑:呆子,还没死就别装蒜!那一刻俺突然觉得,这猴子虽然嘴臭,倒也没真把俺当累赘。

    四、肚皮里的经与心里的佛

    到了灵山才知道,如来老倌给俺封了个净坛使者。俺挠着肚皮嚷嚷:凭啥大师兄当佛,俺才当个使者菩萨笑着说:天下庙宇无数,供品无数,需得你这般心宽体胖者,方能替众生受享。俺这才明白,原来贪吃懒散也是修行——只要不把心思全搁在肚皮上,粗笨如俺,也能在烟火气里修出个自在心。

    如今回想取经路,最难忘的不是灵山的金顶,是师父在流沙河替俺洗袈裟时的背影,是大师兄变作桃子哄俺开心时的坏笑,是沙师弟默默把干净水留给俺的憨厚。俺老猪没读过多少经,却知道这十万八千里路,走的不是脚,是心。就像俺包袱里的定情帕子,虽然早就磨破了边,却一直贴着俺肚皮——那上面的针脚,跟师父补袈裟时的温柔,原来都是一样的慈悲。

    至于高小姐嘿嘿,俺现在每隔三年就回高老庄一趟,扛着净坛使者的旗号,帮她把包子铺开成了方圆百里最大的香火店。她说俺比以前顺眼多了,俺说:那是,毕竟跟着师父念了十几年经,肚皮里装的不只是馒头,还有半本《金刚经》呢!

    沙僧西行

    流沙河的水漫过第九次沉底时,我终于看清了那个骑白马的和尚。他袈裟上的金线在浊浪里明明灭灭,像极了五百年前琉璃盏摔碎时溅出的星子。施主可愿随我西行他的声音比观音菩萨的玉净瓶水还要清凉,惊得我喉间的骷髅串都忘了作响——原来这就是金蝉子转世,前九世都被我吞进肚子的取经人。

    攥紧月牙铲的手在发抖,不是怕金箍棒,是怕他看穿我眼底的惶惑。自从打碎琉璃盏被贬下界,每七日万箭穿心时,我总在想:是不是当初该多捧几盏琼浆,让玉帝多看我两眼直到他念出悟净二字,贝叶经的佛光映亮骷髅串,才惊觉那九颗头骨早已磨出温润的光——原来每一世的相遇,都是为了这一次的放下屠刀。

    担子压上肩头的瞬间,我听见了自己骨节舒展的声音。师父说沙门释子,当以众生为担,可这担子分明有千斤重:锦襕袈裟裹着通关文牒,紫金钵盂盛着化来的粗麦饼,还有大师兄的金箍棒、二师兄的钉耙,时不时还得塞上几葫芦泉水。但最沉的是师父的背影,他骑马时总微微前倾,像棵被霜打弯的莲茎,让我忍不住把担子往肩窝挪了挪——生怕步子重了,惊碎他眉间的慈悲。

    路过观音院时,老住持盯着锦襕袈裟流口水,二师兄当场就要掀桌子。我默默蹲在廊下擦汗,看大师兄变作小虫钻进袈裟纹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四众证心途》西游记个人视角简介 >《四众证心途》西游记个人视角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