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暴雨如注的夜晚,仁和医院急诊科的灯光在雨幕中显得格外刺眼。程勇抹了把脸上的汗水,手术服早已湿透,紧贴在背上。这是他连续工作的第三十六个小时,急诊科的人手永远不够,尤其是在这样的恶劣天气里。
血压还在掉!护士的声音穿透了手术室的嘈杂。
程勇没有抬头,手指稳定地捏着止血钳,小心地避开那根几乎被玻璃碎片割断的主动脉。伤者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车祸导致一根尖锐的玻璃直接贯穿了胸腔,送到医院时已经休克。
输血的怎么还没来程勇的声音低沉而急促。
在路上,电梯堵住了!器械护士回答时,眼睛没离开监测仪。
程勇咬了咬牙。他能感觉到生命正从指缝间溜走,年轻人的心脏在他手下微弱地跳动着,像一只垂死挣扎的鸟。
不等了,直接缝合。程勇下达指令,手指开始飞快地动作。
三个小时后,当程勇终于将那枚最后、也是最危险的玻璃碎片从心室壁上取下时,手术室里爆发出一阵压抑的欢呼。伤者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这几乎是个奇迹。
程勇退后一步,让助手完成最后的缝合。他靠在墙上,闭着眼睛,感受着如潮水般涌来的疲惫。三十六个小时,七台手术,两条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生命。值了。
洗手的时候,程勇发现自己的手在微微发抖。他捧起一抔冷水拍在脸上,抬起头时,镜子里的男人双眼布满血丝,下巴上冒出了青黑的胡茬。
程医生,您该休息了。护士长递来一杯葡萄糖水,眼中满是担忧。
程勇点点头,一口气喝光了甜得发腻的液体。他本想直接回家,但经过复苏室时,鬼使神差地推门走了进去。
那个年轻人安静地躺着,胸口规律地起伏。各种仪器的线缆和管子缠绕在他身上,像是一张科技编织的网。程勇站在床边,习惯性地检查了一下各项指标,都很稳定。
就在这时,一种奇怪的感觉袭来。程勇不由自主地将手轻轻放在患者胸前,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突然间,他的视野穿透了皮肤和肌肉,看到了那颗正在愈合的心脏——以及周围组织里残留的三处微小玻璃碎片,每一处都不足一毫米,但足以在未来的某天引发感染或更严重的并发症。
程勇猛地睁开眼睛,幻觉消失了。但当他再次集中注意力时,那种奇特的视野又回来了。这次他看得更清楚——那些碎片的位置、形状,甚至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
这不可能...程勇喃喃自语,但医生的本能让他立即行动起来。
他叫醒了刚准备下班的助手,坚持要再做一次详细检查。CT结果令人震惊——确实有三处微小异物,位置与程勇看到的完全一致。
两小时后,当程勇亲自从患者体内取出那些几乎不可见的碎片时,整个手术团队都惊呆了。主刀医生甚至拍了拍程勇的肩膀:老程,你这直觉神了,简直像有透视眼一样。
程勇勉强笑了笑,没有解释。他自己也无法解释。
回到家已是凌晨三点。程勇瘫在沙发上,盯着自己的双手发呆。他试着对茶几上的苹果集中注意力,但什么也没发生。他又试着回忆手术室里的感觉,但疲惫的大脑拒绝合作。
也许只是过度劳累产生的幻觉。程勇自言自语,却无法说服自己。
第二天休息日,程勇一整天都在做各种尝试。对着镜子看自己的内脏,失败了;试图看穿邻居家的墙壁,一无所获;甚至连医学解剖图册都翻了出来,试图找到某种规律。
直到傍晚,当楼下传来救护车的鸣笛声时,程勇从窗户看到一个老人被抬上救护车。那一刻,他不由自主地集中注意力,竟然模糊地看到老人左肺下叶的阴影——很可能是肺炎或者更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