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他不仅能看到疾病,现在居然还能感知患者的记忆和情感这能力进化的速度令他不安。

    安排好手术,程勇匆匆回到办公室,锁上门,取出黑皮笔记本。他翻开第三页,写下:

    第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能力扩展:短暂接触时能感知患者强烈情感记忆片段。限制:消耗极大,接触后头晕目眩持续20分钟。

    他盯着这行字看了很久,然后翻回前几页。第1例:心脏贯穿伤,获得基础透视能力;第2例:肺炎老人,能力范围扩大;第3例:骨折儿童,能感知骨骼愈合状态;第4例:糖尿病患者,可模糊看到血糖异常区域...

    一个规律逐渐清晰:每治愈一个病人,能力就会有所增强或扩展。而且似乎每五个病例是一个小节点,能力会有质的飞跃。

    程勇合上笔记本,揉了揉太阳穴。这种能力从何而来为什么会选中他更重要的是,随着能力增强,会带来什么后果

    他的思绪被敲门声打断。

    进。

    护士长推门而入,程医生,院办通知半小时后全体主治以上医师到第一会议室开会,赵院长亲自主持。

    什么内容

    不清楚,但听说和年度评优有关,特别提到了百例完美手术计划。护士长压低声音,神经外科刚收了个特殊病例,林教授,著名物理学家,脑瘤位置极其刁钻。苏瑶副主任主刀,但成功率...不高。

    程勇点点头。苏瑶,就是那天走廊里擦肩而过的女医生。后来他特意查过资料:苏瑶,34岁,哈佛医学院博士,专攻脑肿瘤精准切除,业内新星。

    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程勇找了个角落位置,目光不自觉被前排的苏瑶吸引。她正专注地翻阅资料,乌黑的长发简单扎成马尾,侧脸线条干净利落。

    各位,今年的百例完美手术评选对我们医院至关重要。赵国栋院长的声音洪亮,国家卫健委将以此作为三甲复审的重要指标。过去十个月,我们已经完成了92例,还差8例。

    程勇微微皱眉。赵国栋五十出头,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精明的光芒。这位院长以手腕强硬著称,上任三年就将医院排名提升了二十位。

    最后八例必须万无一失。赵国栋环视全场,特别是林教授的病例,已经引起了媒体关注。成功的话,不仅能完成指标,还能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程勇注意到苏瑶的背脊明显僵硬了一下。

    苏主任,林教授的手术安排在下周三赵国栋点名问道。

    苏瑶抬起头,声音平静但坚定:是的,但我要说明,根据术前评估,这个肿瘤包裹着大脑中动脉,完全切除的成功率不超过40%。

    会议室里一阵骚动。

    赵国栋脸上笑容不变,但眼神冷了下来:苏主任,医院会为你提供一切必要支持。林教授是国家重点人才,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程勇看到苏瑶修长的手指捏紧了笔,指节泛白。他想起了自己笔记本上的记录——能力在第五例时出现了飞跃。如果这个规律持续,十例会不会又是一个关键节点

    会议结束后,程勇故意放慢脚步,在走廊上与苏瑶并肩。

    那个肿瘤,真的那么棘手他轻声问道。

    苏瑶略显惊讶地看了他一眼,犹豫片刻后点头:位置太深,而且与血管粘连。常规入路几乎不可能完全切除。

    如果...程勇斟酌着用词,如果有人能提前告诉你肿瘤精确位置和血管走向呢

    苏瑶停下脚步,锐利的目光直视程勇:什么意思

    程勇心跳加速。他在做什么向一个几乎陌生的人暗示自己的能力但某种直觉告诉他,苏瑶值得信任。

    我认识一位影像学专家,对脑部三维重建很有研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的X光透视能力藏不住了简介 >我的X光透视能力藏不住了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