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章
    第11章

    大嬴,坴京。

    四更一刻,天色如夜,城门前已围了一大群人,有赶集的、有寻亲的、也有远途归家的游子。

    在一片又一片的粗布衣衫中,有个瘦弱的少年背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他深深地低着头,跟人打听了一下宝芝堂怎么走,原来是求医的。

    刚问完话,城门便开了,少年刚想第一个进城门,就被守卫打横的长枪杆子压回去。

    都让开!都让开!

    少年抬起了一直深埋的头,原本是想求守卫放他进去,视线却撞见了一道随风飞起、几乎要扑在他脸上的灵幡——世故宝政大夫荀公应淮之引魂幡。

    少年瞳孔瞬间紧缩,身体被那迎面而来的幡文钉住,僵硬地等它扑在自己的脸上。

    下一瞬,送葬的人展臂将灵幡拽回,盖在棺椁上。

    少年脸色惨白,眼睛还瞪着,紧盯着顶幡,血液时热时冷,浅浅地倒着气儿,拼了命的想让自己安定下来。

    城门开了——

    送君归乡——

    起——

    路钱白花花地抛满天空,模糊了少年的视线。

    可他的眼神还钉死在棺椁的位置上,即便起灵,他的视线也没有随之而动。

    他紧张的吞咽一口,如果此时有人眼尖,就能发现他喉间的喉结没有随着吞咽的动作上下滚动,并不是真的喉结。

    此人,正是乔装打扮的温澜。

    自从得知荀应淮的死讯后,她一直不敢去细想这件事,理智压抑着情绪,也逃避着死亡。

    直到此时,他的灵幡棺椁迎面而来,她才不得不去面对——面对他真的已经离开了人世的事实,面对他再也不会回到她身边的结局。

    荀应淮的棺椁从她身旁缓缓而去,她想动,想回头看一眼,甚至想追过去送一程、哭一场、歇斯底里的闹起来好好发泄发泄这快要将她逼疯的沉默压抑!

    她想要掀开棺材!

    她想看着他,想亲口问问他——你不是说要我等你吗

    你不是说要成为最成功的细作吗

    你不是说要终结细作时代、让未来所有的兆国子民不再背井离乡吗!

    你......

    你怎么能,年纪轻轻的,就死在这里

    送君归乡

    温澜无声的将这四个字碾碎在唇齿间,半晌不曾眨眼的瞳孔里泛着殷红的血丝。

    她知道的,他回不去家乡了。

    他牺牲在大嬴,兆国会遥封他至高的官职,用那身他从未穿过的官服替他下葬,埋进故土之中。

    而大嬴的棺椁里却是真真实实地躺着他的尸身。

    他死了,死后留有两墓,牵扯魂魄,不知生来何往,不知死去何归。

    而她跟他一样,活一生,也不知道到底活的是谁。

    温澜双目湿润,眼前忽然闪过一些片段,或是年幼时的荀应淮背着小手给她讲男女不同席的必要性时严肃的样子、或是他浑身是血的倒挂在悬崖边救她性命时安抚她的神情、亦或是他站在风雨中挥剑斩梨花的利落洒脱......

    最后,她想到了他俩最初相识时,他向她投来冷漠、厌恶、宛若看蝼蚁般的眼神,跟她说:你不配当献玉者。

    于是,最终,温澜把一切让她身体激动到颤栗的想法、都吞没在那无声的四个字里——

    送君归乡。

    她微微垂下眼帘,视线仍然不肯动,只用余光数着从身边而去的棺椁数量。

    身后的百姓都在议论荀家的丧仪,说是大嬴朝廷出面办的,停灵七七四十九日,送葬队伍也是身穿黑色吏服的官吏。

    两人走在前方举着丧白冥灯,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双面女神探之大嬴诡案录简介 >双面女神探之大嬴诡案录目录 > 第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