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刚出炉的。他的耳尖微微发红,执行任务时,学会了找当地人推荐的老店。
纸袋上的油渍透着麦香,林夏看着他转身的背影,突然发现他走路时右腿微跛,像是旧伤未愈。洱海的浪声拍打着堤岸,远处传来白族调的对唱,她摸着纸袋上残留的体温,第一次觉得,失恋的伤口没那么疼了。
第一章
洱海·初遇(下)
深夜的民宿露台,林夏对着电脑整理白天的素材。当她打开相机卡槽,发现多了张陌生的SD卡——是陆沉的。里面存着上百张洱海的照片:凌晨五点的渔民撒网、正午时分的扎染作坊、黄昏时归巢的红嘴鸥,每张照片的备注都详细记录着拍摄参数和光线变化。
翻到最后,突然出现一张偷拍的人像:自己蹲在巷口调镜头,阳光从斜上方打下,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阴影,裙摆被风掀起一角,露出纤细的脚踝。备注写着:8月12日
9:47,喜洲巷口,F2.8,1200s,ISO200。
手机突然震动,是条陌生短信:镜头保养液在你背包侧袋,刚才帮你喷过了。林夏摸向背包,果然摸到个小玻璃瓶,瓶身上贴着歪歪扭扭的便利贴:镜头如眼睛,要小心呵护。
第二天清晨,林夏带着陆沉送的创可贴去拍双廊古镇。她站在玉几岛上,看着阳光在洱海上碎成金箔,突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陆沉穿着黑色工装裤,上身是洗得发白的军绿色T恤,胸前的猎鹰徽章在风里轻轻摇晃。
昨天忘了问,他递来瓶冰镇矿泉水,指尖划过她手背的创可贴,你的婚礼策划,具体要哪些元素
林夏翻开笔记本,指着手绘的长桌宴图:主色调是苍山雪与洱海蓝,餐具用当地的土陶,每道菜都要融入白族文化。她的眼睛亮起来,还要在沙滩上用火把摆出新人的名字,烟花要炸出山无棱,天地合的字样。
陆沉听得专注,突然从口袋里摸出个小本子,快速记录着什么。他的字迹刚劲有力,像用刺刀刻在纸上:火把需要提前申请防火许可,烟花最好联系专业团队,我认识几个退伍战友在做安保。
他们沿着环海东路骑行时,陆沉说起自己在特种部队的训练:在洱海潜水训练时,曾闭气三分钟打捞过沉底的通讯设备;在苍山腹地进行野外生存,靠喝山泉水、吃野果撑过七天。但最难忘的,他望着远处的苍山十九峰,是某次任务后,在山顶看到的云海日出,像铺了层液态的金。
午后突降太阳雨,两人躲进海边的渔棚。陆沉脱下外套披在林夏肩上,自己靠着木柱闭目养神。林夏看着他放松时依然紧绷的脊背,注意到他后颈有块淡褐色的胎记,形状像只展翅的雄鹰。
你呢陆沉突然睁眼,为什么选择婚礼策划
林夏摸着腕间的相机绳,想起大学时策划的第一场校园婚礼:新娘是聋哑人,她用手语说出誓言时,全场落泪。每个婚礼都是独一无二的故事,她轻声说,我想帮人们把爱情变成看得见的永恒。
雨停时,陆沉突然起身,从战术腰包里掏出把军刀:带你去个地方。他在前面开路,军刀砍断挡路的藤蔓,露出条隐蔽的石阶。半小时后,他们站在悬崖顶端,眼前的洱海像块巨大的蓝宝石,远处的小普陀岛在波光中若隐若现。
这里叫望夫崖。陆沉说,白族传说中,妻子每天来此守望出海的丈夫,最后化为礁石。他转头看向林夏,目光灼灼,但现在我觉得,真正的守望,是双向的奔赴。
暮色中,陆沉掏出手机播放白族民歌《蝴蝶泉边》,旋律混着洱海的浪声,在悬崖间回荡。林夏望着他被晚风吹乱的头发,突然发现,这个满身伤疤的男人,竟比任何婚纱杂志上的模特都更懂浪漫。
回到民宿时,陆沉从背包里取出个精致的木盒:在扎染作坊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