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秋老虎发威,我拿可乐瓶赌命
秋老虎的太阳把青石板晒得滚烫,都能烙饼了。
陈砚之蹲在井沿边,手掌心握着的铁锹柄烫得他直搓手。
这是他重生后的第七天,他还没完全习惯把裤腿卷到膝盖、脚底沾着泥的知青打扮,可眼前这口祖传的老井正用最直白的方式给他上了一堂现实课——井底那汪清澈的水,只剩下巴掌大的湿痕,就像被谁抽干了血的伤口。
“完喽!”张婶的破搪瓷盆“哐当”一声砸在地上,她抹着汗珠子,急得直跺脚,“这井从洪武年间就没干过,今年秋老虎是要让咱们颗粒无收吗?”
李老头吧嗒着旱烟杆,烟锅子在青石上磕得火星子乱溅:“前几天还能打半桶水,今天连桶底都沾不湿……这是要咱们去啃树皮吗?”
陈砚之望着干裂的田地,喉咙发紧。
前世他在2025年的金融大厦里看着卫星云图,哪里见过这种靠天吃饭的苦日子?
可记忆突然像被按下了快进键——大学支教时在云贵山村见过的水压泵原理图,正从脑海最深处翻涌上来:用竹管让导管,把可乐瓶截成活塞,用麻绳捆扎密封……
“砚之哥!”扎着羊角辫的小记从田埂上跑过来,小脸红得像熟透的番茄,“我奶奶说要是再没水,明天就得带咱们上山挖马齿苋!”
陈砚之蹲下来,帮她理了理被汗水粘在额角的碎发,指尖触到她胳膊上突出的骨节。
前世母亲临终前也是这么瘦,他紧紧攥着铁锹,指甲都陷进了掌心:“小记,咱们不挖野菜。”
村部的铜锣“咣”地响了三声。
老支书拄着拐杖站在门槛上,白色背心被汗水浸得发黄:“都来开会!商量商量这井的事儿!”
陈砚之跟着人群往村部走去,裤脚上沾的泥块一路往下掉。
王大柱叉着腰堵在门口,故意把黄胶鞋往他脚边蹭:“我说老叔,叫这城里来的凑什么热闹?他知道怎么使用犁铧吗?知道井水为什么干了吗?”
人群里响起几声嗤笑。
陈砚之认出那是王大柱的狐朋狗友,前几天还偷偷摸摸地把他晒的知青补贴粮顺走了半袋——重生第二天他在草垛后面找到那袋米时,王大柱正蹲在边上啃生玉米,见他过来还拍着肚皮哈哈大笑:“知青通志觉悟高,分点粮食给贫下中农怎么了?”
老支书咳嗽了两声:“大柱,让开。砚之是咱们村的知青,也是社员。”
王大柱撇了撇嘴,退到墙根,拇指勾着裤腰带:“行,咱听听城里来的讲大道理。”
村部的八仙桌上摆着搪瓷缸,陈砚之刚坐下,就被王大柱的冷笑刺到了耳朵:“我听说有人夜里翻书翻得哗哗响,莫不是在研究‘资本主义歪门邪道’?”
“大柱!”老支书拍了下桌子,茶缸子都跳了起来,“有话好好说。”
陈砚之捏着茶缸,水温刚刚好。
他突然想起前世在陆家嘴开会时,助理总是把咖啡调到38度——真巧,这会儿茶缸的温度竟和记忆里的重合了。
他望着王大柱嘴角的得意,突然笑了:“王哥说得对,我确实翻书了。”
人群安静了一瞬。王大柱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你……”
“我翻的是《农业机械手册》。”陈砚之把茶缸往桌上一放,“井干了不是老天爷要绝咱们的路,是这口井打在了断层上,地表水渗得快。但咱们村东头的野池塘还有水,离这儿三里地——”
“三里地!”张婶拍着大腿,“挑水要走六里路,咱们村老的老、小的小,挑得过来吗?”
“不用挑。”陈砚之站起来,把桌上的茶缸倒扣过来,“用管子引水。竹管接竹管,用可乐瓶让活塞,就能把水抽过来。”
“啥?”李老头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