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7章 铁锅叮当响,订单压弯腰
现在倒好,粉笔头、废铁板、不识字的村民,倒也凑出了个土味儿流水线。

    他摸出兜里的订单,在背面画了个箭头:“清棠,要不把流程拆了?下料归一组,打孔归二组,焊接归三组,专人专事?”

    苏清棠眼睛一亮:“我正想跟你说这个!”她从围裙兜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纸团,展开是歪歪扭扭的流程图,“分段教学法,我在小学教算术用过——先让熟手带生手,等生手会了再换岗。这样就算来十个新人,也能三天上手!”

    这晚月亮刚爬上树梢,铁匠铺的灯还亮着。

    陈砚之蹲在门槛上啃冷红薯,听着车间里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苏清棠的分段教学法见效了,原本一天打二十个炉圈,现在能翻一倍。

    可他刚松了口气,就听见墙根底下传来抱怨声:“这都干到后半夜了,图个啥?”

    “就是!我家娃子病了,我还得回去熬药呢!”

    陈砚之捏紧了红薯,红薯皮扎得手心生疼。

    他前世见过太多“996”矛盾,知道这时侯最忌硬压。

    他扯着嗓子喊:“都来院儿里!我有话要说!”

    二十来号人稀稀拉拉围过来,有揉腰的,有搓手的,老李头叼着烟袋锅子,眼神直往陈砚之背后的账本瞟。

    “我知道大伙儿累。”陈砚之站到石墩上,“可你们看看这些订单——”他举起一沓纸,“每张订单后头都是钱,都是能让咱们清水村过年多割二斤肉、娃子多买支铅笔的钱!”他顿了顿,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我跟刘会计商量了,往后按件计酬。打一个炉圈,给两毛五;要是质量好没毛刺,再加五分。要是打坏了……”他故意拖长声音,“扣三分——够买块糖哄娃子不?”

    人群里响起窃窃私语。小记踮着脚喊:“陈哥,我打坏了咋办?”

    “打坏了我教你修,修好了也算数!”陈砚之咧嘴笑,“咱这不是资本家的厂子,是大伙儿的厂子。往后赚了钱,年底分红!”

    不知谁带头鼓了掌,掌声稀稀拉拉,却越响越齐。

    老李头吧嗒着烟袋:“我老头子别的不会,烧火保准给你们烧得旺旺的!”

    三天后,邻县供销社的王主任又来了。

    这次他没坐绿吉普,坐了辆带篷的卡车,车斗里堆着半人高的稻草——是给新炉圈让的缓冲垫。

    “小陈啊,”王主任捏着刚交货的炉圈,用指甲盖敲了敲,“我让厂里的师傅验过了,厚度、弧度都达标。”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个红本本,“这是季度供货协议,每月八百套,价格按咱们说的,不变。”

    刘会计接合通的时侯,手比见了县领导还抖:“王主任,咱们这小作坊……”

    “啥小作坊?”王主任拍着卡车帮子笑,“我跟你说,我昨儿去县里开会,好几个公社的人都打听你们清水村。照这势头,过俩月你们得盖新厂房!”

    夜里,陈砚之趴在桌上翻账本。

    煤油灯芯“噼啪”响了两声,把“800”这个数字照得发亮。

    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听见门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是苏清棠,抱着一叠图纸,发梢还沾着粉笔灰。

    “我改了鼓风机的设计。”她把图纸摊开,“用拖拉机废齿轮当扇叶,能省三分之一钢材。”她指着图纸上的圆圈,“还有这个,炉圈接口处加道凸棱,能多使两年。”

    陈砚之望着她眼里的光,忽然想起前世母亲病床前的心电图——那规律的“滴滴”声,像极了现在铁匠铺里的锤声。

    他伸手揉乱她的发:“你这是要把我累死才甘心吧?”

    苏清棠笑着躲开,指尖点在图纸角落:“我还画了新车间的布局。”她声音轻得像风,“等订单再多点,咱们就搬到村东头的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生1977从算工分到造遍全球简介 >重生1977从算工分到造遍全球目录 > 第7章 铁锅叮当响,订单压弯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