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上挑三寸,这是他自己在战场上琢磨出的独门诀窍。
跪下!李修远夺过剑,指着青石地面,伸手。
戒尺抽在掌心发出清脆的啪声。第一下落下去,李修远就察觉异样——孩子的掌心冰凉如玉石,戒尺击打时竟泛出诡异的青白色。打到第三下时,他无意间对上李承业抬起的眼睛,霎时如坠冰窟。
那根本不是孩童的眼神。收缩成针尖大小的瞳孔周围,眼白部分爬满血丝,在晨光中泛着蛛网般的红光。更可怕的是那目光中透出的东西:三分讥诮,七分怨毒,仿佛一个饱经沧桑的恶灵正透过孩童的躯壳凝视他。
戒尺咣当掉在地上。李修远踉跄后退,后背撞上兵器架,几杆长枪应声倒地。
爹爹怎么了李承业歪着头问道,声音仍是稚嫩的童声,嘴角却扭曲成一个古怪的弧度,业儿知错了。他伸出刚刚挨打的掌心——上面竟无半点红痕。
当夜李修远辗转难眠,子时听到书房传来翻页声。他持烛查看,只见李承业端坐在比他个头还高的太师椅上,面前摊开着《孙子兵法》的竹简。孩子的手指在九地篇上缓缓移动,指甲不知何时变得尖利,在竹简上刮出刺耳的声响。
业儿
李承业猛然抬头。烛光下,他的影子投在墙上,竟比实际身形大了三倍不止,头部呈现不规则的扭曲状。见父亲盯着影子,他忽然吹灭蜡烛。黑暗中响起布料摩擦声,等李修远重新点燃烛火,只见幼子蜷在椅子里,抱着膝盖瑟瑟发抖。
业儿怕黑...孩子抽泣着,泪珠挂在睫毛上,全然不见白日的诡异。
次日清晨,教书先生激动地闯进膳厅:奇才!小公子一夜之间竟能背诵《左传》全文!老学究胡须颤抖,更奇的是,他批注的见解,连老朽都自愧弗如!
李修远手中的瓷勺跌碎在地上。他想起昨日瞥见的批注——竹简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小楷,其中襄公二十四年条下赫然写着:当以离间计破之,先断其粮道。这哪是六岁孩童能想到的分明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之谋!
爹爹不高兴吗李承业不知何时挨到他腿边,小手按在他膝盖上。透过锦袍传来的触感让李修远毛骨悚然——那手指的按压方式,竟与三年前战死的副将王猛如出一辙。王猛每次献计前,总会这样轻按他膝盖三下。
最骇人的还在后头。申时练武,李承业主动请缨与护院教头过招。六岁稚童手持木剑,三招之内竟将魁梧的武师逼得连连后退。最后一记回风拂柳,木剑精准点中教头喉结,力道之大竟让壮汉跪地干呕。
业儿跟谁学的这招李修远声音发紧。
李承业眨着眼睛:梦里有个白胡子老爷爷教的。他忽然压低声音,老爷爷说...他叫李承志。
一阵狂风突然卷过演武场,掀翻兵器架。铁器坠地声中,李修远分明听见幼子轻笑:哥哥的剑法真好用呢。
晚膳时,李承业当众吟诵了自己作的《咏刀诗》。当念到饮血十年霜刃老,剥皮三尺怨魂多时,苏婉儿突然用筷子敲了下碗沿。孩子立刻改口背起《悯农》,仿佛刚才的血腥诗句从未存在过。
李修远食不知味。他注意到李承业吃饭时有个怪异举动——每次夹肉前,都要用筷子尖在肉块上戳三个小孔,排列形状恰似北斗七星。
老爷尝尝这个。苏婉儿夹来一块炙羊肉。烛光下,她手腕的蝴蝶胎记泛着诡异的蓝光。
当夜暴雨倾盆。李修远被雷声惊醒,发现玄铁刀正在案几上自主震颤。抽刀出鞘,刀身新浮现一行血字:李承业——但墨迹未干般不断扭曲变幻,仿佛在与某种力量抗衡。最骇人的是,这些字迹的笔锋走势,竟与李承志生前字迹别无二致。
窗外闪电划过,照亮站在床前的身影——李承业穿着兄长的旧寝衣,湿漉漉的头发滴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