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当时似乎也被林峰那悲痛欲绝的表现和看似合理的证词所影响,加上社会舆论的压力,调查方向从一开始就比较集中在陈默身上。卷宗里记录了林峰的证词,他说听到哥哥和父亲因为公司经营理念和毕业去向问题发生激烈争吵,言语中甚至有断绝关系的气话。他还提到陈默性格有些孤僻、偏激。这些证词,现在看来,似乎都带着某种不动声色的引导性。
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当时现场勘查报告提到,在靠近门口的走廊地板上,发现了一处非常不起眼的、疑似被擦拭过的鞋印,但因为太过模糊且无法提取有效特征,最终没有被采纳为关键证据。这个鞋印的尺寸,似乎比陈默的脚要小一些。
林峰……我敲击着桌面,陷入沉思。这个看起来阳光开朗、事业有成、对养父母孝顺、对哥哥惋惜的年轻人,会不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一面
小李,我拿起内线电话,去查一下林峰,就是死者夫妇的养子,现在是恒通集团的董事长。查他近期的行踪,特别是案发时间段的不在场证明。还有,查一下他公司近年的经营状况和他的个人财务情况,越详细越好。
查他小李有些意外,赵队,您的意思是……
没什么意思,只是例行排查。我打断他,另外,把三年前参与现场勘查和走访的同事名单给我,我要重新和他们聊聊。
挂了电话,我再次点燃一支烟。烟雾缭绕中,陈默那张在通缉令上显得有些茫然和灵魔的脸,与林峰那张总是挂着得体微笑的脸,在我脑海中交替出现。直觉告诉我,真相可能隐藏在更深的迷雾之后。而陈默的逃亡,也许并非畏罪,而是……绝望中的自救
如果真是这样,那他现在一定非常危险。不仅要躲避警方的追捕,还要提防那个隐藏在暗处的真凶。而我,作为负责这起案件的警察,有责任去伪存真,找出真相。
接下来的几天,对陈默的追捕如同撒网,遍布城市各个角落,但收效甚微。他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使用身份证,没有联系任何认识的
人。这反而让我更加怀疑,一个走投无路的杀人犯,通常会慌不择路,更容易暴露。而陈默的专业躲藏,要么说明他极其狡猾,要么说明他有强烈的求生欲和……目的性。
与此同时,关于林峰的初步调查结果也送来了。他公司近两年业绩平平,甚至有些下滑。而他个人名下,似乎有不少投资,且有记录显示他近期出入过几家高档会所,消费不菲。至于案发当晚,林峰声称前往外地与客户谈生意,有酒店入住记录和机票信息,看起来像个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但我注意到,他的航班起飞时间是在法医鉴定死者死亡事件的2小时后,死者所在的村子正好位于从市区前往机场的路线不远处。案发当晚,他如果想去死者家里,时间是完全是来得及的。
嫌疑人和受害人可能认识吗,我想到了这个可能。
我决定亲自去会会这个林峰。
2.陈默
时隔三年,那个秋日的黄昏依旧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我牢牢困在其中。我记得空气里弥漫着桂花甜腻的香气,与家中那股突兀的、令人作呕的铁锈味混合,形成一种诡异而恐怖的对比。客厅的灯没有开,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扭曲的影子,如同鬼魅。
父亲躺在沙发旁,母亲倒在不远处的地毯上。他们的眼睛圆睁,残留着惊恐与难以置信,血液早已凝固,变成了暗沉的、接近黑色的印记。我僵在门口,像被无形的钉子钉在了原地,大脑一片空白,耳边只有自己粗重而紊乱的呼吸声。我甚至不记得自己是如何报警的,只记得警察涌入时,那些探寻、怀疑、冰冷的目光像针一样刺穿我的皮肤。
然后是林峰。我那个名义上的弟弟,被父母从孤儿院领养回来的孩子。他冲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