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永续昌。

    这是...

    我们周家的族训。周德全站起身,永续血脉,昌盛文明。三千年来,周家人保护的不只是一尊鼎,更是华夏文明的火种。

    周明远郑重地点头:我明白了,叔公。鼎在,周家在。

    周德全露出欣慰的笑容,转身走向门口。晨光中,他的背影与周明远脑海中那些为保护青铜鼎而牺牲的周家先祖重叠在一起,构成一幅跨越千年的家族画卷。

    2

    鼎中玄机

    周德全离开后的第三天,周明远仍感觉一切像场梦。他每天都会打开那个雕花木盒,凝视里面的青铜鼎,试图从那斑驳的铜锈和古老的纹饰中读出更多信息。

    三千年...他喃喃自语,手指轻轻描摹着鼎身上的饕餮纹。阳光透过窗户照在鼎上,那些纹路仿佛在光影中流动。

    手机突然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号码。

    周先生,我是俞清,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教授。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清冷的女声,您叔公周德全先生让我联系您,关于那件青铜器的事。

    周明远心头一紧。叔公临走时确实提过会有人来帮他研究青铜鼎,但没想到这么快。

    俞教授您好,叔公提过您。他谨慎地回答,您什么时候方便过来看看

    今天下午三点可以吗我对这件器物已经研究了十年,终于能亲眼见到了。俞清的声音难掩兴奋。

    挂断电话,周明远感到一丝不安。叔公说这鼎是周家绝密,为何会有一个外人研究它十年他决定在专家到来前再仔细检查一遍青铜鼎。

    他用软布蘸取少量蒸馏水,轻轻擦拭鼎腹内壁的铭文。那些古老的文字在水的浸润下变得清晰了些。突然,鼎耳上一处尖锐的铜锈划破了他的手指。

    嘶——周明远倒吸一口凉气,一滴鲜血落在鼎腹内壁上。

    就在这一瞬间,青铜鼎发出一声几乎不可闻的嗡鸣,鼎身上的纹饰突然泛出微弱的红光。周明远眼前一黑,无数画面如潮水般涌入他的脑海——

    他看见商纣王站在高台上,脚下是堆积如山的尸骨;看见周牧在火光中抱着青铜鼎奔逃;看见南宋临安城陷落时,周世安被元军长矛刺穿的瞬间;看见自己的父亲周维钧在日军牢房中,用血在墙上写下永续昌三个字...

    啊!周明远猛地后退,撞翻了椅子。幻象消失了,青铜鼎安静地立在桌上,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但他的手指上还留着那个小伤口,鼎腹内壁上的血滴也不见了,像是被青铜吸收了一般。

    周明远心跳如鼓,额头渗出冷汗。这不是普通的古董,它承载着周家三千年的记忆,是活着的家族史。

    下午两点五十分,门铃准时响起。周明远深吸一口气去开门,门外站着一位三十出头的女性,短发利落,穿着简洁的衬衫和西裤,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

    俞教授周明远试探地问。

    女子点头,伸出手:周先生,久仰。您叔公经常提起您。

    她的手坚定有力,眼神锐利得像是能看透一切伪装。周明远注意到她左手腕上戴着一串古朴的木质手串,每颗珠子上都刻着细小的符文。

    将俞清引入内室后,周明远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不提及上午的奇异体验。他小心地打开木盒,青铜鼎在阳光下泛着古老的光泽。

    俞清看到鼎的瞬间,呼吸明显急促起来。她戴上白手套,从包里取出放大镜,开始仔细检查鼎身的每一寸。

    太完美了...她轻声赞叹,饕餮纹、夔龙纹、云雷纹的组合,典型的商晚期风格。但这鼎耳的造型又带有明显的周初特征,印证了它确实是商周更替时期的过渡作品。

    周明远惊讶于她的专业:您真的研究过这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九鼎志简介 >九鼎志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