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清晰、力道遒劲的隶书写就,突兀地跳了出来:

    李开阳。

    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注解:……携异兽图录,献于帝阙。帝甚异之,赐金帛……

    当时只觉得是个有趣的历史碎片,随手记在了工作笔记上。李开阳,一个两千年前向皇帝献过异兽图录的方士淹没在历史尘埃里的一个小人物罢了。

    可今天,这个名字的拉丁文转写Kairos

    Li,赫然出现在白宫公布的、活了两百多岁的怪物名单里!

    照片上那张苍老却锐利的脸孔,与我脑海中瞬间勾勒出的、那个手捧奇异图卷、行走在未央宫前殿的方士身影,诡异地重叠、撕扯。

    1798年出生那场献宝发生在西汉元狩年间,公元前一百多年!两千年的跨度……这怎么可能是巧合一个跨越两千年、一模一样的名字

    冰冷的寒意,顺着我的脊椎一路向上爬升,头皮阵阵发麻。我甚至忘了去处理地上那片狼藉和手指上的伤口。张工不满的嘟囔声似乎还在门外飘荡,但修复室的空气,已经彻底变了味道。那恒温恒湿设备送出的风,似乎也带上了一丝墓穴深处的阴冷。两千年的竹简尘埃,和屏幕上那张两百岁的现代面孔,在冰冷的空气里无声碰撞,发出只有我能听到的、令人毛骨悚然的碎裂声。

    手指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那点微不足道的刺痛感,此刻却像一根探针,直直扎进混乱思维的深处。两百岁两千岁荒谬的算式在脑中疯狂叠加,几乎要撑裂颅骨。我猛地关上平板,屏幕熄灭的瞬间,Kairos

    Li那锐利如鹰隼的眼神也随之隐没在黑暗里,但那目光带来的寒意,却更深地渗入了骨髓。

    接下来的几天,我如同行尸走肉。修复台前那些千年古物,那些凝固了时间的玉器、铜锈、简牍墨痕,再也无法像往常一样将我包裹进专注的宁静。我的视线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工作笔记上潦草记下的李开阳三个字,仿佛那三个普通的汉字下面,蛰伏着足以吞噬现实的深渊巨口。

    新闻的热度持续发酵。Kairos

    Li和他那两百一十四名同伴的名字,像一场席卷全球的风暴。专家们在电视屏幕上激辩,从基因端粒说到冷冻休眠,从外星生命干预说到集体认知幻觉。每一套理论都试图用已知的逻辑去框定这不可思议的存在,却无一例外地显得苍白无力,如同用渔网去打捞深渊里的暗影。越是喧嚣,越是论证,那份名单背后的沉默,便越是庞大得令人窒息。

    几天后,一场毫无征兆的暴雨袭击了西安。

    雨来得极其暴烈。傍晚时分,铅灰色的厚重云层仿佛直接从秦岭山顶崩塌下来,压得整个城市喘不过气。没有雷声预兆,豆大的雨点瞬间就砸落下来,密集得如同无数条狂暴的鞭子抽打着大地,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顷刻间,天地一片混沌,远处的楼宇轮廓被粗暴地抹去,只剩下无边无际的、奔腾咆哮的灰白色水幕。

    碑林博物馆早已闭馆。我们几个当天负责清点库房库存的倒霉蛋,被这泼天大雨彻底堵死在了工作区。库房厚重的铁门紧闭着,隔绝了大部分雨声,但依然能感受到外面那股沛然莫御的天地之威。惨白的应急灯光照亮一排排高耸至天花板的密集架,架子上堆叠的无数石刻拓片和待修复的残碑断碣,在晃动不定的光线里投下幢幢鬼影,空气里弥漫着纸张、灰尘和石头在潮湿中散发出的陈旧气味。

    这鬼天气!气象台吃干饭的一点预警没有!小赵烦躁地刷着手机,屏幕的光映亮了他年轻却写满不耐的脸。他负责的是博物馆新媒体运营,此刻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加班加得火冒三丈。

    完了完了,我晾阳台的衣服啊!负责拓片管理的王姐拍着大腿,一脸愁容。

    我靠在一排冰冷的铁架旁,手里捏着半块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好像发现了天机简介 >我好像发现了天机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