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达式,它和线圈角速度的关系是正弦函数。同时,回路的总电阻是变化的,因为它包含了一段在变化的磁场强度区域内的导体,其电阻率受磁场影响,这里有个隐含的非线性关系……

    我语速很快,思路清晰得如同在陈述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苏晓的眼睛越睁越大,从最初的疑惑,到惊讶,再到一种纯粹的、对知识的惊叹。她看着我在她本子上快速写下的推导,又抬头看看我,小嘴微张,半天才喃喃道:原……原来是这样关联的我……我完全没想到磁场强度会影响导体电阻率这一层……她的脸颊微微泛红,看向我的眼神里,除了惊讶,更多了一丝复杂难明的光彩。

    而另一边,李峰和赵刚的脸色,则一天比一天难看。

    每一次课堂提问,当我用简洁到近乎冷酷的语言,指出他们讲解中的逻辑漏洞或知识盲区时;每一次我提前完成课堂练习,将答案甩在桌上,闭目在脑中继续推演更深层次的问题时;赵刚那刻意无视却又无法完全掩饰的惊疑不定,李峰眼中那越来越浓的、混合着嫉妒和被威胁的阴鸷,都成了我枯燥复习生活中最好的调味剂。

    李峰开始更加刻意地在我面前展示他的博学。他会在课间故意和几个尖子生讨论一些艰深的竞赛题,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我听见,然后装作不经意地扫我一眼,眼神里充满挑衅。可惜,在融通的视野下,他们讨论的那些所谓难题,其核心思路和可能的陷阱,在我眼中简陋得如同儿童拼图。

    终于,全市第一次大规模模拟联考的日子到了。

    考场里,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沙沙的书写声,翻动试卷的哗啦声,还有考生们压抑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阳光透过窗户,在桌面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我拿到语文试卷,目光扫过。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文学常识、文言文实词虚词,在融通的关联下,如同被激活的记忆碎片,自动与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的深层动机、甚至地理环境对其文风的影响串联起来,答案清晰地浮现。现代文中那些隐晦的情感表达和复杂的论证逻辑,也被瞬间拆解、还原、映射到清晰的逻辑链条上。

    数学试卷。压轴题是一道融合了函数、导数、数列和概率的综合应用大题,题干复杂,设问刁钻。考场里响起一片压抑的吸气声。李峰坐在我斜前方,我能看到他握笔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死死地盯着那道题,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显然陷入了苦战。

    而我,只是平静地扫过题目。题干中描述的那个动态优化问题,在我脑海中瞬间具象化为一幅清晰的动态流程图。目标函数的求极值,关联着导数求导数为零的点;约束条件的非线性变化,被映射为几何图形(可行域)的边界移动轨迹;其中隐含的递推关系,则自动对应到数列的通项求解……几个学科的知识点如同精密的齿轮,在融通的驱动下严丝合缝地咬合、转动,清晰的解题路径如同一条被点亮的康庄大道,在意识中铺展开来。

    笔尖在试卷上流畅地划过,发出稳定而富有节奏的沙沙声。复杂的推导过程被浓缩成最简洁有力的步骤,每一个符号都精准地落在它该在的位置。

    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一个小时。

    我放下笔,拿起试卷和答题卡,平静地站起身。椅子腿与地面摩擦的声音在寂静的考场里显得格外刺耳。

    唰——!

    几乎整个考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惊讶、疑惑、鄙夷、看笑话……各种复杂的情绪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

    监考的正是赵刚。他正背着手在过道里踱步,看到我站起来,尤其是看到我手中拿着的试卷和答题卡,他那张永远刻板的脸上先是一愣,随即嘴角难以抑制地向上扯动,露出一个混合着轻蔑、了然和幸灾乐祸的冷笑。

    他踱到我桌边,声音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生高考前:学渣靠金手指杀疯了简介 >重生高考前:学渣靠金手指杀疯了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