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里的人,或者和他们关系很近的人

    陈默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轻声说了一句:小语,你觉得一个专业的窃贼,会如此‘挑剔’吗只带走一件东西,而且不留下任何痕迹。这不符合常规。还有,你注意到了吗,李奶奶睡觉的房间窗户上的刮痕,它很新,但又很浅。

    林小语一愣,她刚才也注意到了那个刮痕,但仅仅是将其作为一个异常记录了下来,没有深入思考。陈默的话让她豁然开朗:如果窃贼是通过窗户进入,那刮痕应该更深,更像是暴力破坏。而这种轻微的刮痕,更像是某种操作不慎留下的。

    陈队,您的意思是……这个刮痕可能是内部的人,在协助窃贼时,不小心留下的林小语的眼睛亮了起来。

    陈默微微颔首:这是其中一种可能性。不过,一个经验丰富的锁匠,通常不会留下这样的痕迹。

    锁匠林小语不解。

    陈默没有解释,他只是淡淡地说道:去查一下老王和李奶奶的社会关系,尤其是近期的异常接触人员。另外,查查这个‘岁月留声’古董店,还有老王,是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背景。

    林小语立刻拿起笔记本,将陈默的指示一一记录。她感到一股强烈的兴奋,陈默的寥寥数语,似乎已经为这个案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她开始意识到,陈默的佛系并非不作为,而是一种极度内敛的智慧,他总能从最细微之处入手,抽丝剥茧,直至真相大白。她对自己能跟随这样一位导师,感到无比的幸运。

    当晚回到警局,林小语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投入到资料查询中。她首先调取了老王和李奶奶的户籍资料和社保记录。李奶奶的资料显示,她原名李淑芳,年轻时确实在浮云市的几家锁具店工作过,而且曾是当地知名的锁匠师傅,技艺高超。这个发现让林小语的心脏猛地一跳,陈默的那句一个经验丰富的锁匠,通常不会留下这样的痕迹突然变得意味深长。

    她又开始查询岁月留声古董店的注册信息。这家店的历史并不长,但在浮云市古玩圈子里却有些名气。尤其吸引林小语注意的是,店主老王,原名王德福,除了古董店老板的身份,他还有一个被尘封多年的身份——他竟然是十年前浮云市著名地下乐团幻音的吉他手。

    幻音乐团林小语反复咀嚼着这个名字,感觉它与这桩古董店的盗窃案格格不入。她立刻在内部数据库里搜索关于幻音乐团的资料。

    搜索结果很快跳了出来,一条触目惊心的新闻标题吸引了她的注意:浮云市‘幻音’乐团主唱离奇葬身火海,乐队解散,十年悬案未破。

    林小语的呼吸猛地一滞,一股凉意从脚底直窜脑门。十年前的火灾悬案,和眼前这桩看似普通的留声机盗窃案,它们之间会有什么关联一个古董店老板,一个曾经的乐团成员,一台失窃的能发出绝响的留声机,以及一桩十年前的未解悬案……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元素,在林小语的脑海中迅速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张巨大的、扑朔迷离的网。她预感到,这不仅仅是一桩盗窃案,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谜团,等待着他们去解开。她立刻将这个发现报告给了陈默,而陈默在听完她的汇报后,那双一直波澜不惊的眼睛里,终于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第一章:蛛丝马迹与疑团

    浮云市的夜晚,霓虹与月光交织,将城市的轮廓勾勒得影影绰绰。在公安局的档案室里,只有林小语和陈默两人,头顶的白炽灯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空气中弥漫着纸张的霉味和咖啡的苦涩。

    林小语将刚刚从内部数据库中调出的关于幻音乐团的资料,以及十年前那场火灾的旧案卷宗,一一摆放在陈默面前。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探究与兴奋,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陈队,您看,老王,也就是王德福,他不仅仅是古董店老板,还是十年前‘幻音’乐团的吉他手。而‘幻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遗失的“绝响”简介 >遗失的“绝响”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