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制药膳。
东临岳点点头,继续用膳。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桌上摊开的文书,那是最新呈报的西北军情,字迹潦草难辨。东临岳不由皱眉。
苏梦觉顺着他的视线看去,轻声道:将军可是为这军报烦忧那斥候的字迹确实难以辨认。
东临岳惊讶地看她:你认得这些字
苏梦觉犹豫片刻,伸手指向文书一角:这里写的是吐蕃骑兵三千,驻扎在黑水河谷,这里是粮草不足,恐难久持...
东临岳放下碗筷,拿起另一份字迹同样潦草的文书递给她:念来听听。
苏梦觉接过,流畅地读出了内容,甚至指出了其中几处明显的错漏。东临岳眼中闪过惊喜。
你读过书
家父虽为商贾,却重视文教。民女自幼随西席先生读书习字,略通文墨。苏梦觉谦虚地回答,但眼中的光彩泄露了她的自信。
东临岳沉思片刻,突然道:你可愿暂时留在我府中,协助处理文书工作
苏梦觉睁大眼睛:将军
我府中缺一个通文墨的人。你既无处可去,不如暂留此处,也算报答我的救命之恩。东临岳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
苏梦觉低下头,长长的睫毛遮住了眼中的情绪:民女...遵命。
从那天起,苏梦觉便成了将军府的临时文书。她住在西厢一间僻静的屋子里,每日清晨便到书房整理文书,誊写军报,甚至帮东临岳起草奏折。
令东临岳惊讶的是,苏梦觉不仅字迹娟秀,更对兵法政事有着独到见解。一次讨论西北军情时,她提出的补给线方案连东临岳都为之叹服。
若按常理,从幽都运粮至玉门关需二十日,但若借道凉州,虽多行百里,却能避开吐蕃游骑,反更安全。苏梦觉指着地图解释,指尖轻轻划过那些山川河流,仿佛她曾亲自走过每一寸土地。
东临岳注视着她专注的侧脸,心中升起一丝异样的感觉。虞桃夭精通琴棋书画,却从不涉猎军事。苏梦觉与她是如此不同,却又在某些瞬间,给他同样的心动感觉。
转眼一月过去。这日清晨,东临岳刚踏入书房,便见苏梦觉神色凝重地迎上来。
将军,紧急军报。
东临岳接过文书,快速浏览,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吐蕃再次犯边,已攻陷两座边城。
备马,我要即刻入宫。
半日后,东临岳带回圣命:三日后率军出征,驰援边境。
将军府顿时忙碌起来。东临岳召集副将们连夜商讨战略,苏梦觉则负责整理军需清单。夜深人静时,她仍伏案工作,烛光映照着她疲惫却坚定的面容。
出征前夜,东临岳巡视完军营回府,发现苏梦觉还在书房。
这么晚还不休息他站在门口问道。
苏梦觉抬头,眼下有明显的青影:回将军,军需清单还需再核对一遍。
东临岳走近,看到桌上摊开的是各营的粮草分配表,旁边还有苏梦觉重新计算的数字。他粗略一看,发现她竟找出了原计划中的几处严重疏漏。
这里...若按原计划,前锋营的粮草只够七日,根本撑不到补给点。东临岳皱眉。
苏梦觉点头:不止如此。民女发现军需官的计算方式有问题,他们按满员计算,但各营实际都有缺额。若按实数调配,可节省两成粮草,正好补足缺口。
东临岳惊讶地看着她:你懂算术
家父经商,民女从小帮忙算账。苏梦觉轻描淡写地回答,但东临岳知道,这绝非一般闺阁女子能有的能力。
他沉默片刻,突然道:明日你随军需官一同前往大营,协助调配物资。
苏梦觉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惊喜,随即又犹豫道:可是...民女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