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定,王府来送帖子,说谢老太君请您明日午时赏荷。
嗯。顾远山低头,将手中的书卷轻轻合上,指腹用力摩挲棱角,却终究无法缓解心头异样。
他沉默片刻,终于问道:秦福子,这府中近来可还有什么不妥
秦福子一愣,老实道:世子,府中新妇端方沉静,只是……后院仆妇们都觉得冷,连年节都无个热闹气象。
顾远山眉头微蹙:罢了。
他走出书房,沿着弯弯曲曲的回廊穿院而过,府里的树荫下花影憧憧,全然没有往年烟火气。
前世苏锦瑟常常撑着伞替他遮雨,明灿的眼里满是关切,公子,天气冷得厉害,您多披一件。
她会将手中的银簪递上,又会悄悄为他备好热汤与册子,习惯得像一抹温存融进骨血里。
可他那时偏偏只觉得那是理所应当。
如今锦瑟点心铺早在他脑海留下深刻烙印,每每提笔想些雅句,总是浮现她莞尔一笑、明眸善睐。
顷刻间,一团酸涩从胸口泛起——她再不会为他添衣备饭了。
正自沉溺回忆不能自拔,暮色已然落下,天边霞光绯红,贺兰巷新妇传来阵阵笑语。
他停下脚步,只见徐夫人在西院与几位贵女赏花品茶,衣衫耀目,姿色明艳,可那轻言细语中总带着华贵人的隔绝。
她轻轻地用桨叶挑散浮沉,今儿新制一壶梅花酿,只是不知合不合世子口味。
多谢夫人。顾远山覆手接过,拈杯时却忽然想到前世锦瑟给他烹的旧茶,杯底总微带杏仁清香。
他略抿一口,唇齿间尽是药材的苦意,与江南小巷那点亲切温度相守无缘。
徐夫人察觉他神色游移,微笑道:世子公事繁忙,昨日才接到外省书信,劳累也是常事。若有烦忧,不妨说与我知。
顾远山颔首,思忖片刻,温声道:劳夫人挂心。府中一切俱好,不劳费神。
徐夫人轻啜一口茶,声音温柔却不动情感,自幼教养如此,或许我不懂邻巷草木之间的亲热。
她不再多言,举止得体地与诸女闲谈,全然不问夫君内心波澜。
气氛冷清,仿佛隔了一片冰河。
顾远山静立片刻,忽见窗外蝉鸣阵阵,想起锦瑟初学糕点时被糖浆烫红了指尖,还强撑着笑意送他一块杏仁糖。
您若不喜欢,下回我便不做了。她委屈眉眼,指腹微烫,却总是体贴地问。
无妨,下回记得小心。他总是这般淡淡应付,甚少关心。
可今夜想来,那份笨拙又勤恳的温柔,竟然如夜色温柔地将他整颗心包裹,叫他想要狠狠握住,却早已脱手。
夜色覆下,内院灯火次第亮起,他终于按捺不住心头的烦闷,步出宅院顺着小路慢行。
院墙外有桂花正盛,远远地飘来阵阵香气,他止步凝望,恍若隔世。
世子还未歇吗秦福子不知何时出现在一旁。
顾远山点点头,低声道:数年了,老秦。你可还记得王府里那丫头……苏氏的三姑娘
老仆怔了怔,陪着叹息,自然记得。三姑娘温婉持家,是个好的。
顾远山怔然半晌,突地低笑一声,我却从未好好谢过她。
夜色中蝉鸣更甚,清辉如洗。
秦福子低低应和,三姑娘有自己的福气,如今锦瑟点心铺在城东巷,说是日日爆满,日子过得自在。
顾远山听得心里一动,仿佛那青石巷又回到眼前。
烟火气腾腾中,她与邻居唠家常,为了新出的豆花甜汤绞尽脑汁,与那寒门书生林时清一起张罗送货,欢声笑语在整条巷子回荡。
他忽然想象不出,若她还在自己府中,会不会也这样笑得无拘无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