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争相前来,挤满了小院,一时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席间,铺内香气四溢,阿宝忙前忙后端糕点,张嬷嬷摸了摸锦瑟的头,含笑感叹:阿锦哪,几年前,还只会跟在魏夫人身后学打糕,现在自有大出息了,连嫁人都比旁人风风光光。
林时清的师兄也率同学馆来的书生们来帮忙,他们打着酒令,争着要敬新郎酒,时清脸色带上一抹赧然,也不推辞,只说:今后有好糕点,必请诸位常来尝。话音刚落,一众人便起哄,他也在笑,锦瑟在旁垂眸浅笑,眼中流光溢彩。
苏锦瑟余光瞥见席角坐着的几位贵妇,皆是坊间旧识,有几个当年曾种种议论她寒门出身,这时却争着来道贺,语气间多了些羡慕:苏姑娘福气真是好,嫁了个这样有本事又顾家的读书郎。
她并不急于表态,只是温和回礼,把这些喧嚣恍若风过檐下,不留痕迹。
婚宴上,有孩童跑近,拉住锦瑟的衣角,奶声奶气地问:锦瑟姐姐,今天能吃你做的桂花糕吗
锦瑟弯下腰温声道:自然能,姐姐今日最盼着你们吃得高高兴兴!
孩童雀跃而去,糖果落在桌角,像是落进了某个久远温柔的梦里。
不多时,铺门外忽然一阵静寂,来人脚步沉重,一袭青灰衣裳,袖口金纹已经磨褪,正是淮安王的老管家高总管,他在门口踟蹰片刻,终于低头进门,双手奉上一长匣青花瓷壶与旧年王府的名帖:三小姐,王爷让老奴带些小东西祝贺,说不打扰你的清静,只求你喜乐如意。
院中有人低声议论,苏锦瑟神情未变,只轻描淡写接下礼盒,嫣然一笑道:多谢王爷,劳烦总管跑一趟,请老父亲保重身体。
总管神色复杂,颔首而退,院中气氛略有微澜,又很快被孩童的笑声和酒令的起哄冲淡;张嬷嬷拍了拍苏锦瑟的手背,低低叹道:你爹终究还是惦记你的,这世上无论如何,亲缘一场。
锦瑟微扬下颌,目光坚定,缘尽于此,往后只管过自己的日子。
这句话轻轻软软,却像微风里吹落的槐花,不着痕迹地飘进每个人的心里。
另一侧,铺门外转角,静静停着一辆黑漆马车;车窗半掩,顾远山恰好自帘后望见院内热闹新嫁,眉峰微蹙,目光落在红绸新娘身上久久未移,那往日朝暮无声的温柔仿佛再现眉间,可身旁车内的娇贵夫人却只低头拈香,眉心带愁。
世子,可要进去管家低声问。
他却只是苦涩一笑,伸手按住膝盖上的锦盒:不必了,她既已另觅良缘,往后自有安稳。外头锣鼓声渐急,顾远山抬头看窗外天光,一时间百感交集,终是低叹一句,错过了,便是错过了。
热闹还在持续,锦瑟与时清执手一拜天地,彩绸映着熏风掠起,围观的坊邻都高声喝彩,连巷口的黄狸猫都被炸出的纸花吓跑,小姑娘们抛着雪白的桂花瓣,笑语纷纷溢满整个小院。
新房之中,林时清轻执锦瑟的手,声音柔和道:往后,我定不负你,你辛苦的路,也由我一道走。锦瑟回握住他的掌心,婉转低语:彼此相携相伴,平顺也许清贫,但有你有这间小铺,便是此生最好光景。
两人交颈而坐,窗前流光斜映,红烛未燃完,甜香里仿佛还有魏氏的低语、孩童的欢笑、陌上清风与池头小雨,全都化作细细的幸福时光,缱绻无声。
宴散后天光渐暮,邻里道贺声渐远,只余院中淡淡花香与偶尔传来的细语。
苏锦瑟倚在窗边,安静望出去,见天幕如洗,星光将起;林时清从背后围住她,低声道:后日便是端午,明年花灯,还要与你一同看。
锦瑟点头,眼中映出院外灯火与未来的明朗,不管世间如何风雨,彼此的执念已放,一切恍如新生。
远处风声恍恍惚惚,仿佛带来旧时过往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