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喜字虽已微微褪色,却在阳光下温润耀眼,几缕银灰的发丝落在额前,添了几分岁月静好的妩媚。
正值巷口热闹时分,街头的叫卖声与铺子里传来的糖香交织,热烈地拥抱着这一段市井人间。
林时清背着一箩新玉米,与隔壁张嬷嬷轻声攀谈,音色温和,眉眼间藏着满满的安心。
院墙之外时常有路人停步张望,孩子们闻着香气跑进跑出,推搡着喊着要看锦瑟小娘子做糕点的样子。
锦瑟姐,今天还有玫瑰酥吗邻家阿喜探头往里张望,眼里只剩一片贪婪的期待。
苏锦瑟笑着用帕子擦净手:自是有的,再等二十个呼吸,出炉便好。
灶台上的甑子正冒着米香与玫瑰花瓣交融的热气,她挑开甑盖时,热气扑面,鬓边垂下的发丝微微卷起。
林时清从外头进来,将几根鲜嫩玉米排在窗台,主动为她拉了凳子:今日和阿锦一起吃个早饭
他的微笑静静融在晨曦里,如常地体贴,没有一句刻意的甜腻。
苏锦瑟转身同他相视,眸光温软:好,等我盛一碗豆浆。
两人携手坐在小院檐下,碗碟之间蒸气袅袅,空气里全是人间烟火里极细腻的温柔。
铺子刚开门,已经有常客上门。
老书生许先生进门时,拄着拐杖,慢慢走到柜台前:锦瑟小娘子,老头子嘴馋你那桂花糍粑,也不怕你笑。
苏锦瑟微微屈身,轻巧包起几只糍粑放入小竹篓:许先生只管来,怎么会笑呢今日糯米新磨,香着呢。
许先生点了点头,眉眼间心满意足,两鬓苍苍也盖不去欢喜。
等铺内人渐多,林时清在内忙着削皮择豆,与一众少年说学逗唱,气氛热络而温馨。
门外驴车一停,一封来自京城的书信随着商贩递了进来。
林时清拆开细览,笑着唤苏锦瑟:是表哥来信,说京中的老熟人也起了开糕点坊的念头,问你有无意传几道配方。
苏锦瑟神情淡淡,却带着笑意:但凡真正愿意学,何妨传授只是,世上好滋味,还是得用心琢磨。
林时清点头:锦瑟,你这些年辛苦了,可还记得最初说想过的那种日子
苏锦瑟撩起茶盏,眸光落在桌面流光:我想过的日子,就是眼下这样啊——你在,我在,有一屋子温暖。
窗外柳絮翻飞,一个清风吹过院墙,带起一阵栀子花香,像极了那些少女时光中未曾褪色的梦。
这时,老街转角传来一阵未息的马蹄声,一辆朴素马车悄然停在糕点铺前。
片刻,一名着青布短衫的小厮掀帘而出,整肃立在门口,语调恭敬却带着微微紧张:请问苏娘子可是这儿主人府上世子爷有言,愿以一叙旧情。
铺子里短暂一静,常客齐齐看向苏锦瑟,神色各异。
苏锦瑟缓步上前,掩去些许惊愕,目光安静地望向门口的小厮:请回禀世子爷,我自有归处,往昔已成过客,叙旧不必。
小厮踟蹰片刻,终究低首:是,小的这就回复。
街巷的风重新吹起,一切喧嚣仿佛被这一简单温和的拒绝过滤,变得格外清明。
林时清靠在门板上,轻轻一笑,并不多问。
屋里鸢尾花瓶里斜插的紫花摇曳生姿,苏锦瑟抿唇轻笑,那一刻心中因果俱断,只余坦然。
午后,铺中人渐少,苏锦瑟踱到后院小轩下,翻着母亲魏氏留下的手账,扉页依旧写着熟悉的字迹:但以初心,莫问前路。
指尖摩挲过淡墨字迹,内心莫名柔软。
林时清搬来一把竹椅,与她并排坐下,将糖水芙蓉端至案几:锦瑟,若不是魏姨娘的远见,我们或许没有今日清欢了。
苏锦瑟转头望他,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