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清晨,村口老槐树上贴满青苔。每户领片苔藓,投赞成票就种在树洞,反对票贴在树皮。城里来的考察团嗤笑:原始人的表决方式。
正午烈日晒蔫了苔藓,小满带着孩子们提山泉浇灌。水流顺着树皮沟壑蜿蜒,反对票区域的苔藓竟奇迹般返青,而赞成区的苔藓开始发黑——地下暗河的水脉在菌丝作用下产生了微妙变化。
考察团经理伸手要撕苔藓时,苏桐的直播镜头突然从树冠垂下:家人们猜猜,这棵槐树今年几岁弹幕开始竞猜,考古专家留言指出树干刻着1937年红军借粮记录。五万观众瞬间联名要求保护古树,文化局的电话响彻村委会。
【菌丝长城】
资本集团强行施工那日,十八台挖掘机碾过麦田。林夏躺在车辙前,往土里埋入紫色菌种。忽然整个村庄响起陶笛声,留守老人们竟列队吹起她教过的采菌谣。
接着!阿杰从无人机抛下改装过的洒水壶。林夏将菌丝营养液泼向挖斗,紫色菌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包裹住钢铁巨兽。司机惊慌跳车,发现履带缝隙里开满细小的白蘑菇,像给机器戴上了镣铐。
傍晚,考察团在村口撞见诡异景象:八十岁的李奶奶坐在藤椅上织毛衣,毛线那头连着挖机操纵杆。她脚边的竹篮里,紫色菌丝正顺着毛线爬上钢铁。等织完这截袖子,老人推推老花镜,这铁家伙就能改造成自动菌棚。
【星光契约】
调解会上,林夏摊开一卷蜡染土布。布上绣着全村人的掌纹,每个指纹旁附着菌丝DNA编码。这是我们的联名信,她启动投影,菌丝在布面生长成3D地图,度假村可以建,但要用我们的菌砖当建材。
资本代表刚要嘲笑,顾云舟突然亮出检测报告:菌砖的抗震性比钢筋高30%,且能净化空气。他指向窗外,孩子们正在菌砖搭的瞭望塔上涂鸦,你们毁掉的麦田,每亩地下的菌丝网络价值百万。
签约那日,林夏将印泥换成菌液。当资本方代表按下手印时,紫色菌丝立刻在合同上生成防伪纹路。小满偷偷对镜头眨眼:菌丝会监督叔叔们盖漂亮的房子哦。
【万物生长】
竣工的度假村大堂里,菌砖墙内嵌着直播用的旧设备。游客扫描墙上的菌斑,就能看见这块砖来自谁家的菌棚。王阿婆在温泉区摆摊卖菌汤,总要多舀一勺当年滞销的干菇:尝尝,这是淋过暴雨的滋味。
data-faype=pay_tag>
平安夜,全村人收到特殊礼物——林夏将每个菌棚的呼吸频率转换成乐谱。当山风穿过千百个菌棚孔洞,整座村庄变成巨大的排箫。小满在新建的图书馆顶楼放漂流瓶,这次瓶里装着会发光的菌种。
顾云舟在当年救人的天台找到林夏,发现栏杆上缠满菌丝。月光下,菌丝网络在城市上空闪烁,像接住坠楼者的无形网。他掏出十年前被烧毁的日记本残页,焦痕处新长的菌丝恰好补全了字迹:农业不是浇灌作物,是浇灌人心。
山脚下,未完工的摩天轮骨架爬满菌菇,工人们正给钢架注射菌丝营养液。夜航飞机掠过时,乘客们纷纷拍照——大地之上,
glowing的菌丝网络正如血管般搏动,将城市与群山连成共生的生命体。
万物互联时
【菌雨预警】
生态峰会召开前夜,气象台监测到异常孢子云团。林夏盯着卫星云图中漩涡状的紫色光斑,发现这正是菌丝网络释放的代谢气体。顾云舟将咖啡杯往桌上一磕:有人在用电磁波刺激菌丝超频生长。
暴雨突降时,菌棚顶部的光伏板突然逆向输电,整个村庄的电子设备同时弹出红色警告。小满养的电子宠物狗失控冲进菌田,浑身裹满发光菌丝后竟开始播报天气预报:三小时后将下菌雨,请佩戴竹纤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