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二章 蜀中三将
说还有这么一层关系,郭勋祺赶紧拉炮团团长吃饭(自然只能是便餐了),并让这个旅参谋长在一旁猛敲边鼓,意思就是希望对方能留下来帮忙。

    但是人家听后直摇头:我这个炮团奉令退保南京,军令如山,如果因留下耽误了布防时间,那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

    眼见对方起身要走,郭勋祺又歪嘴又挤眼,刘兆藜带着他的一干旅长们及时冒了出来,这些人里面,有的还跟炮团营长是结拜兄弟。见面之后,一把鼻涕一把泪,兄弟这就要有难了,你能见死不救,拍拍屁股扬长而去吗?

    炮团营长坐着不动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的团长。

    里应外合,内外夹攻,这么多人情扑上来,团长也招架不住了。

    川人最重乡情,一跺脚,也罢,就让营长留下吧。

    这里说的留下,可不是一直留下,那是要违反军纪的,只能留四天。至于为什么耽搁了四天,可以对上面解释为该营是后卫,反正只要炮团有人先到南京去报到就可以了。

    经过联袂围攻,终于有一个炮营可以留下来了,大家喜不自胜,可是接下来却差点吵起了架。

    那就是如何分蛋糕的问题。

    刘兆藜说,要不是我拿兄弟感情去争取,事情差点就黄了,所以这个炮营应该归我。

    刘兆藜一脸憧憬状,那样子,仿佛炮营的大炮已经在他的阵地上一字排开,咣咣地将日军炸飞了。

    然而在郭勋祺看来,这场戏,他才是总导演,刘兆藜充其量不过是他请来的一个“托”,怎么到头来,好事还全归了“托”。

    不行不行,你看看我的防守阵地,南面要防,东面要守,既要注意正面,又要留心湖上,能缺了炮兵吗,这个炮营还是归我比较妥当。

    争来争去,刘兆藜始终不肯相让,哪怕三七开也不行,最后双方按五五分才得以成交,也就是把炮营拆开来,一边配两个炮连。

    郭勋祺防守的阵地靠于太湖岸边,此地称为夹浦。

    我曾经去过夹浦,那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浙江人很会做生意,愣是把当地改造成了一个度假村,以至于每户人家几乎都成了一个小型的饭店兼旅馆。

    在那么多漂亮的小洋楼中间,独有一间土屋,仍是泥墙青瓦,炊烟袅袅升起,一位老妪在门前搬凳闲坐。

    这样的土屋,当年一定随处可见。

    善良的人们本不奢望太多,只求可以宁静地生活下去即可,但战争无情地打断了这一切。

    夹浦之战异常激烈,第18师团的步兵主要汇集于这一路。

    在步兵推进的同时,日军大炮进行掩护,炮弹呼呼地从头顶掠过,但郭勋祺一再不让机枪和大炮开火,仅用手步枪御敌。

    最有力的武器,必须到最有把握、最有效的时候才能使用。在此之前,就得熬着。

    郭勋祺是名将,他的部队里也不乏牛人,比如一个连长,他的脑袋被鬼子的三八大盖给打中了,子弹从耳边进去,脸上穿出,这位兄弟竟然还能自己稳稳当当地走着,而且言语自若,跟常人无异。

    随着作战过程的不断推进,郭勋祺在估算距离。

    等第18师团到达守军阵地千米以内后,他下令轻重机枪齐射,以打乱其前锋阵脚。

    见日军队伍开始出现松动,郭勋祺才要求炮兵连开火,并按1500米的距离进行连续轰击。

    前后两个火力覆盖面一出,日军的攻击阵容陷入一片混乱。

    与此同时,太湖方向也出现了险情。

    除第18师团外,柳川又另外组织了一支由海军陆战队为基干的混合支队,驾着汽艇和小木船,准备从东面横渡太湖,以便对川军形成夹击之势。

    如果事先没有考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一寸河山一寸血3·落日孤城简介 >一寸河山一寸血3·落日孤城目录 > 第十二章 蜀中三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