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76章 姜子牙颁布推恩令
谋略逐步削弱那些心怀不轨的诸侯,同时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以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改善民生以稳固民心。

    他还引用了书中诸多详实的案例和数据,从不同角度论证这些策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行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字里行间尽显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帝辛的忠诚。每写完一段,他都会停下片刻,审视自己的言辞,确保这份奏折既能准确传达书中的智慧精髓,又能符合商朝的实际国情,具有切实的操作性。

    直至窗外天色渐明,晨曦透过窗棂洒在案几上,姜子牙才缓缓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疲惫却又充满期待的双眼,看着那写满字的竹简,心中默默祈祷这份奏折能为商朝的繁荣带来新的转机。

    晨曦微露,姜子牙便已穿戴整齐,小心翼翼地捧起昨夜精心撰写好的奏折,神色匆匆地朝着朝歌城的宫廷赶去。一路上,他步伐虽快,心中却在不断思忖着待会儿该如何向帝辛进言,怎样才能让奏折里的内容更好地被理解与接纳。

    待他踏入宫廷,只见朝堂之上庄严肃穆,群臣分列两旁,帝辛高坐于王座之上,自有一番威严气象。左右侍者高声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那声音在空旷的朝堂中回荡,姜子牙定了定神,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臣有本要奏。”说罢,双手将奏折高高举过头顶,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期待,只盼帝辛能重视这奏折里关乎国家兴衰的良策啊。

    帝辛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好奇,微微前倾身子,目光紧紧地盯着姜子牙,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姜子牙清了清嗓子,神色镇定且自信地说道:“大王,如今诸侯国势力虽在表面上臣服于王,但实则暗流涌动,各自拥兵自重,长此以往,必成心腹大患。臣所言之计,乃是借鉴先代贤能之法,推行一种类似‘推恩令’之策。可下令让各诸侯国的诸侯将封地分封给其子弟,使其内部势力分散,相互制衡,无法再凝聚成强大的对抗力量。如此一来,诸侯国内部纷争渐起,自顾不暇,对朝廷的威胁自然就会减弱。待其势力削弱至一定程度,大王便可凭借我朝之精锐兵力,逐一征服,进而实现天下一统的大业,成就不世之功!”姜子牙言辞恳切,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商朝在这一策略下走向辉煌的未来景象。

    帝辛道,不知子牙有何计策啊?姜子牙顿了顿,继续说道:“大王,臣之良策乃是‘分地乱局’之计。咱们可颁下政令,允许诸侯将封地分封给子弟,美其名曰恩赏,实则分化其势力。比如,规定诸侯除嫡长子继承主要封地外,其余子弟皆可分得一定疆土,且这些新分封之地的赋税、军事等事务需定期向朝廷报备,由朝廷派遣官员协同管理,表面是协助,实则掌控关键权力。

    如此一来,诸侯国内部原本集中的权力被分散,各子弟为争权夺利,必然产生内斗,无心发展国力。而且,朝廷介入封地管理,能逐步削弱诸侯对封地的绝对控制权,从根基上破坏其发展壮大的可能。

    再者,对于那些因分封出现激烈矛盾的诸侯国,咱们可隔岸观火,待其内乱消耗实力后,再以调解之名行掌控之实,不动声色地将势力渗透其中,让其在不知不觉中为朝廷所制。

    此计不费一兵一卒,却能从内部瓦解诸侯国,为大王的霸业奠定根基。”姜子牙目光炯炯,言语中充满自信,静候帝辛的定夺。

    姜子牙微微抬起头,眼神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接着说道:“大王,且看那各诸侯国现今的继承之法,长子继承制使得权力与财富高度集中,次子、三子等其他子嗣往往一无所获,长此以往,家族内部矛盾虽隐而未发,却如暗潮涌动,只需一点契机,便可掀起波澜。

    臣以为,陛下乃天下共主,当以公正仁爱之名行变革之事。陛下可颁布此《论如何打压诸侯国》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洪荒之我是盘古斧简介 >洪荒之我是盘古斧目录 > 第76章 姜子牙颁布推恩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