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76章 姜子牙颁布推恩令
。帝辛便可名正言顺地介入诸侯国的内部纷争,以仲裁者的身份出现,实则进一步削弱诸侯的势力。当某个诸侯王一死,大商便可静待其国内局势的演变,一旦出现抢夺封地的大战,便以维护王室血脉权益、稳定诸侯国内部秩序为由,出兵干预。

    在出兵过程中,大商既能展现自己作为宗主国的权威,又能巧妙地控制战争的走向和结果。比如,通过扶持相对弱小、易于掌控的王子,让其登上王位,从而在该诸侯国建立起亲商的政权。或者,借机在诸侯国内部安插自己的眼线和势力,加强对其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渗透和监控,使诸侯国在不知不觉中逐渐丧失独立性,更加紧密地依附于大商。

    如此这般,大商不费吹灰之力,便在诸侯国之间制造了混乱与矛盾,又利用这些矛盾,不动声色地强化了自身的统治地位,将诸侯国玩弄于股掌之间,巧妙地化解了潜在的威胁,同时还为日后的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真可谓是深谋远虑、环环相扣的绝妙阳谋。

    帝辛一边微微点头,一边在心中暗自赞叹,脸上满是对这计策的认可与赞赏之色。他深知这一计若是施行得当,那诸侯国那些潜在的威胁可就能被巧妙化解,大商的江山也能愈发稳固了。

    当下,帝辛便下定决心,准备着手去实施这绝妙的计策。他先是召集了几位心腹重臣,将姜子牙所献之计详细地说与他们听,君臣几人凑在一块儿,细细商讨起具体该如何一步步推行。

    先是安排能言善辩且熟知各诸侯国情况的使者,带着这道关乎分封的法令,去往各个诸侯国宣读,务必让每一位诸侯王都清楚知晓大商的这一旨意。同时,让使者暗中留意诸侯王以及其诸子的反应,及时回朝歌汇报,以便能根据各方态度灵活应对。

    而后,帝辛又吩咐下去,让朝中负责军事调度的官员提前做好准备,一旦有诸侯国因这法令闹出内乱,或是有王子前来求援,便可迅速调兵遣将,确保大商能及时介入其中,掌握局势的主动权。

    对于国内的舆论引导,帝辛也没落下,他命人在朝歌城中宣扬这一法令的“公平”与“大义”所在,营造出大商此举皆是为了维护天下稳定、保障王室宗亲权益的氛围,让百姓们也觉得这是理所应当之事,从侧面给诸侯国施压,让他们难以公然违抗。

    就这样,帝辛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启了这一场不动声色却又影响深远的“削弱诸侯国”之局,满心期待着后续能如预想那般,让大商的统治更加牢不可破。

    各地诸侯王拿到这推恩令后,脸色皆是一变,心中瞬间警铃大作。他们本就靠着长子继承制维持着国内权力的稳固传承,将封地牢牢掌控在自己一脉手中,如今这帝辛搞出的推恩令,无疑是给他们平静的日子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这些诸侯王哪个不是在尔虞我诈、权谋争斗中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精明着呢。他们一眼就看穿了这推恩令背后隐藏的深意,哪里是什么为了公平让诸子都能分得封地呀,分明就是帝辛想要借此来分化他们的势力,削弱他们的力量,好让朝歌能更加轻易地掌控全局。

    以往大家虽各怀心思,但在表面上还算相安无事,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可如今帝辛这一手,简直就是赤裸裸的背刺,打得他们措手不及。他们心里又气又恨,却也明白不能贸然行事,毕竟公然违抗帝辛的法令,那在道义上就先站不住脚了,容易引得国内人心惶惶,那些本就对权力和封地有所觊觎的儿子们说不定会趁机联合起来闹事。

    于是,诸侯王们纷纷私下召集亲信谋士,聚在一起商讨应对之策,有人提议联名上书向帝辛陈情,试图说服帝辛收回成命;也有人觉得得先稳住国内诸子,许以重利,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还有人想着干脆联合其他诸侯王一起抵制,只是这联合之事又谈何容易,各有各的盘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洪荒之我是盘古斧简介 >洪荒之我是盘古斧目录 > 第76章 姜子牙颁布推恩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