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过去的痛苦与迷惘似乎已经变得遥远而模糊,而未来的可能性则清晰地展现在前方。
准备好开始新的生活了吗陈明远轻声问道,伸出手。
林晚晴微笑着将手放入他的掌心,坚定而温柔:是的,我准备好了。
在风信子的见证下,两人牵手走向那座小木屋。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一段建立在真实、信任与共同成长基础上的旅程。
花香中,木屋的门被轻轻推开,阳光洒落在门槛上,如同希望的曙光照亮了归途。
16
真相代价
季节交替的界线如此模糊,林晚晴站在医院屋顶花园,凝望着城市天际线的变化。一年前的此时,她正身处瑞士高山,而今已回到这片承载了太多记忆的土地。指尖轻触栏杆上残留的露珠,冰冷而真实,如同重生后的每一次触碰,都带着确认存在的谨慎。
晨曦的微光勾勒出远处建筑的轮廓,市中心医院的新科研楼已经竣工,那是她回国后负责的第一个项目——国际基因伦理研究中心的中国分部。不再是实验室的阴影,而是阳光下的坦荡研究。
晚晴,陈明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晨起特有的温柔沙哑,又失眠了
她微微摇头,没有转身,只是轻声道:不是失眠,只是习惯了等待黎明。
陈明远走到她身边,默契地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回国后的三个月里,他们维持着一种奇特的关系——比朋友更亲密,却又没有越过那条界线。如同两颗相互环绕的行星,各自坚守轨道,又无法摆脱彼此引力。
今天是审判结果公布的日子,陈明远递给她一杯热茶,指尖的短暂相触带来微妙的电流,准备好了吗
林晚晴接过茶杯,热气模糊了她的表情:这一年里,我已经准备了太多次。
朱教授和顾伟业案件的终审已进入尾声。作为关键证人,林晚晴曾多次出庭作证,详述镜像计划的真相与危害。今天,最高法院将宣布对已被证实贩卖国家机密、违反伦理底线的主谋们的最终判决。
顾风发来信息,说会在法院等我们。陈明远小心翼翼地提及这个名字,观察着她的反应。
林晚晴的表情只有一瞬的凝滞,随即恢复平静:嗯,我已经回复他了。
自回国后,她与顾风的关系逐渐从疏离转为一种专业的尊重。他作为国家医疗伦理委员会的特别顾问,与她在基因研究领域有诸多交集。那些过去的谎言与伤害,随着真相的澄清,已渐渐化为某种复杂却不再痛苦的记忆。
我收到瑞士的来信,林晚晴转移话题,唇角微扬,顾明志获得了心理学院的最高荣誉,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关于克隆体的认知发展陈明远对她关注的领域了如指掌。
是的,他以自身经历为基础,研究身份认同对克隆体心理健康的影响。说到顾明志,林晚晴的眼中总会流露出母亲般的骄傲,他还说,明年夏天要来探望我们。
我们,陈明远轻声重复这个词,眼神中闪过一丝难以捕捉的复杂情绪,他说我们。
林晚晴转头,第一次直视陈明远的眼睛,清晨的阳光在他瞳孔中洒下金色的碎片:明志一直认为你对我很特别。
我是吗陈明远反问,声音像是蘸了蜜糖的夜风。
林晚晴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微微仰头,让阳光照亮整张脸。这一年来,她在光明中重建自己,不再躲藏,不再恐惧。当她终于开口,声音如同破土而出的新芽,柔软却坚韧:
你知道,当我决定回来的那一刻,我已经原谅了过去。但真正让我放下的,是站在法庭上,直视那些曾经欺骗我的人,然后意识到——他们已经无法再伤害我。不是因为他们被审判,而是因为我不再允许那些谎言定义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