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文,一两能做起码五六碗羹,一百文还是有点低。
她抠搜归抠搜,算账可是一等一的,脑子里算得飞快,一点也不糊涂。
不行,最少两百文一两!我去过省城,那里的莼菜一两要五百文呢,你给的太少!
她没去过省城,只是上辈子听说。
那个时候莼菜突然被某个诗人写诗写火了,她也不记得什么诗,对那价格倒是记得清楚。
连文清歪着头打量了她一会,觉得这乡下妇人,脑子倒是不糊涂。
原本他想占点便宜,听她这么说完,明白今天这便宜占不成了。
两百文......容我考虑片刻。
他没直接说答应。
有时候答应得太快,卖家又后悔是不是要价低了,下次来肯定价格要得更高。
所以他装作犹豫,让对方知道这价格也是不那么容易拿的。
有时候,买卖是个心理战。
傅兰秀听他说考虑,心里也打起鼓来。
莫非,她真的要多了要是卖不出去,她是不是还得跑别家酒楼,到时候又是一番折腾。
她心里也动摇片刻,要不然就一百文算了。
一百文也挺贵的了。
可是她思索了一会,还是不甘心。
少东家,您最好快点考虑,要不然我卖给别家,未必比你给的低哩。
她鼓足勇气讨价还价,心跳得砰砰的,生怕自己要太多把生意要黄了。
担心的结果没有到来,连文清笑道。
大嫂,你这性子,还挺直接。行,那就二百文,现在我就叫账房和总管过来过秤。
听他这么说,她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二百文啊!足够他们一家吃两个月了,就这么一把小小的莼菜,跟天上掉钱没啥区别了。
她没见过这么多钱,把自己辛苦打捞的事都忘掉九霄云外去了。
对于庄稼人来说,辛苦本就是常态。
傅兰秀担心他的称不准,在旁边死死盯着过秤。
这大半筐的莼菜,最终称出了一斤。
一斤是十六两,就是三千二百文钱。
按照现在的算法,是三两白银零二百文铜钱。
三两啊,这么多钱,都够盖一座大瓦房了。
她颤抖着手接过钱,好半天都没回过神来。
前方传来连文清笑笑的声音,大嫂,那二百文我给你换成铜钱,方便花。以后这莼菜只送我这,可好
傅兰秀听出他的意思,原来是想单独供菜。
她觉得这对她也没啥损失,就答应了。
行,少东家爽快,以后都给你家。
对了,你怎知我姓连你认得我
傅兰秀感觉到连文清的眼神里带着一丝探究,好像不相信她这个乡妇认识他。
我说我去过省城嘛,在省城听说过连家。是个大户人家嘞,说里面出的哥儿姐儿的,都有才学又仁义,就在心里头记住了。
她那只是随便一听,哪里知道他家的家风。
拣好听的说,哄哄贵人高兴。
你倒是有见识。
连文清不由得笑起来,在省城他连家也算不上数一数二,但在这妇人的夸赞里,他觉得很满足。
来人,做碗肉酱面给大嫂吃。大嫂,时候也不早,你肯定饿了,吃顿饭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