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
首先是录音里最关键的部分:赵静和陈明得意地讨论如何利用赵静和王阿姨相似的长相,伪造身份接近李奶奶,骗取她信任和财产的对话。
我特意剪掉了后面讨论如何处理李奶奶的那段,那是最致命的武器,要用在最关键的时刻。
然后是我偷拍到的赵静和陈明在高档场所约会的照片,足以证明他们的不正当关系。
我还整理了一些之前留意到的、他们之间暧昧的聊天记录截图——有一次给陈明常去的咖啡馆送餐,我瞥见他电脑屏幕上没关的聊天窗口,飞快记下了一些内容;还有一次,赵静把手机落家里,我看到了她和陈明的露骨信息。
这些零散的信息,现在都成了证据链的一部分。
我把这些录音片段拷贝到两个匿名的U盘里,照片和聊天记录打印出来,分别装进两个普通的牛皮纸信封。
一个收件人写的是陈明妻子的名字和地址——这不难查到。
另一个,我寄给了陈氏集团的董事长,陈家的掌舵人,地址是集团总部。
我知道这种大家族最在乎脸面和内部稳定,陈明的丑闻,尤其是牵涉到巨额财产诈骗,一定会让他们内部产生震动。
我找了一家离家很远的快递点,用现金支付,填了虚假的寄件人信息。
把两个信封交给快递员时,我闻到信封封口处劣质胶水的味道,心里有种孤注一掷的紧张感。
接下来几天,我表面上继续送外卖,暗地里却留意着陈家那边的动静。
虽然无法直接看到陈家的反应,但从一些送餐时听到的只言片语和财经新闻的边角消息里,我能感觉到一股暗流。
听说陈家最近内部气氛紧张,陈明更是焦头烂额,似乎被家族内部严厉质询。
这就够了,我的目的达到了——陈明暂时无暇他顾,这为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下一步,是找到李奶奶的侄子。
李奶奶之前只模糊提过侄子在外地工作,姓李,叫建军。
我不能直接问李奶奶太多,怕她起疑担心。
我借着帮李奶奶整理旧物的机会,在她同意下,翻看了一个旧通讯录,找到了李建军这个名字和一串很久没用过的电话号码,以及一个外地城市的地址。
我尝试打了那个号码,果然是空号。
我又利用送外卖的间隙,向一些跑长途的同行打听那个城市的情况,甚至在一些同城论坛发帖求助,隐晦地描述了情况,希望能找到线索。
过程很曲折,花了好几天时间,碰了不少壁,终于通过一个老乡辗转联系上了李建军。
我打电话过去,先表明身份,说自己是经常给李奶奶送外卖的吴峰,表达了对李奶奶近况的关心。
然后,我小心翼翼地提起,最近有个和李奶奶已故闺蜜王阿姨长得很像的女人(赵静)经常来接近老人,还旁敲侧击打听财产情况,并且这个女人似乎和陈家的人(陈明)关系密切。
电话那头的李建军起初非常警惕,语气也很怀疑,这很正常,换做是我也会怀疑。
但我没有放弃,耐心地讲述了我看到的细节,比如李奶奶最近的情绪变化,赵静问过的具体问题,甚至准确说出了李奶奶的一些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这些细节只有真正关心并经常探望的人才知道。
我还提到了王阿姨和陈家,以及赵静和陈明的关系。
我的真诚和对李奶奶情况的熟悉打动了他。
李建军沉默了一会儿,说他最近正好要回来看望姑妈,到时候见面详谈。
几天后,我和李建军约在一个僻静的公园见面。
他看起来是个正直本分的中年人,眼神里带着忧虑。
我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