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随着范氏,中行氏两大家族的覆灭。他们从晋国政治,权力舞台上的消失,晋国从六卿的局面减至四卿的现实(智、韩、赵、魏)。

    然而表面的平静并未持续多久,四家卿族又开始了争权夺利,有你无我的游戏。

    这里特别说到的智氏一族,依靠自己掌控着当时晋国最广大的土地,最多的人力,物力资源。

    从来没把其他三家(韩、赵、魏)氏族放在眼里。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非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有时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那就是另外一幅画面,也就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呢

    当你的实力足够的强大,财富足够雄厚之时。好像有一种独孤求败的感觉,有一种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觉,谁的话也听不进去,谁的账也可以不买。错!!!

    我认为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小心谨慎。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战战兢兢。

    因为我们的老祖宗早在几千年乃至上万年前,把这种状态的结果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所谓的飞龙在天,一不小心就会发展成为亢龙有悔。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也是经常说的物极必反。这样的道理我们的祖先是不是早早的说过。

    就像路边上的交通标志,明明提醒了前方道路危险,有些人就是不把这种提醒当回事,最后造成车废人亡,这能怪谁呢。

    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智瑶就有这个方面的因素。

    而三家分晋中的韩,赵,魏才是当时的赢家,也改变了当时历史的走向。智氏虽为晋国第一大氏族,最终也走向亢龙有悔的境地。

    今天,就从智氏家族开始我们的故事之旅吧。

    智氏的得姓始祖为晋国上卿智庄子(智首),因功受封于智邑(今山西省永济市),所以以智为姓氏,始称智氏。

    虽然智首为智氏姓氏始祖。但我们不得不提一下智首的祖父荀息,原来智氏的原姓是荀姓,智首也称荀首。而旬氏的发迹应该从荀息这里开始。

    公元前658年,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国,虢国。以打开晋国通向中原的通道。

    而虞国和虢国关系一向很好,且两国结成了战略同盟关系。也就是虞国遭到外敌攻击时,虢国必须出兵救援,反之亦然。

    晋献公当时看到这种情况,愁眉紧锁。日夜思索如何才能打破他们的同盟关系。

    正百思不得其计之时,作为晋国大夫的荀息看出国君的心事。于是打破沉默

    ,向献公献上一计。

    荀息说:要打破虞国和虢国之间的同盟关系,首先必须得拆散他们,如何拆散他们呢必须离间他们,使他们互相猜忌,互相不信任,这样,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献公问:如何离间他们呢望荀息大夫教我。

    荀息想,献公不愧是君王,话语一点就通透。跟这样的君主在一起共事就省心多了。

    于是,不慌不忙的说道:虞公贪财好利,我们正可以利用他这一点,投其所好。

    献公问:如何投其所好呢。

    荀说:我建议把我们马厩里屈地出产的宝马送几匹给他,垂棘出产的玉也送一些给虞公。我相信,只要这两件宝贝到了虞公手上,到时献公你想让他干什么,虞公绝对不会说半个不字,他只会唯您马首是瞻。

    献公一听,要把自已心爱的两件宝贝送给虞公,内心实在不舍。

    正在犹豫之际,荀息早看出献公的不舍之情。

    荀息说:我们去攻打虢国,就一定要路过虞国,如果虞国不借道给我们。我们的军队难道要飞过去和虢国作战吗

    献公说:军队飞过去是不现实的,但是你能想一个既不要送宝贝,又可以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历史的前进简介 >历史的前进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