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冯子贵也笑着说:怎么,我是不是欠你的债

    吴大友说:我们可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谁也跑不脱谁。

    冯子贵的日程排得满满的。他可不像那些大干部喜欢写在一个牌子上或者笔记本上,让人一看就觉得忙,做了很多事。他的事全装在脑子里,如果能分身,分成三个人也只怕忙不过来。村长管农业,农业最麻烦。

    但是,他此刻心里只装着两个人。一个是没娘没老子的何秉煌,一个是寡妇郑爱莲。

    完成植树任务回来后,他就来到了何秉煌的家,

    何秉煌的父亲原先是人民公社时期的大队长,因为分别奸污和强奸了本村8个妇女被送上了断头台。那时,何秉煌才十二岁。老子欠了人家的风流债,儿子也无颜见父老乡亲。他母亲不堪世人的诅咒,终于在何大队长被枪毙的第二年因忧郁成疾离开人世。

    何秉煌那时正在上初中,原来很要好的同学立刻反目,男生把他父亲的事翻来覆去地讲,女生见了他就躲,说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何秉煌于是中途退了学。母亲死后,他更是孤苦伶仃。

    何秉煌小小年纪就像大人一样割谷插秧,又赚不到多少工分。那时,生产队粮食交公粮都不够,大伙儿等着吃返销粮,轮到他,哪还够吃!

    有一天,冯子贵喊了几次门喊不开。撞开门进去一看,何秉煌家的灶上放着半碗菜汤,走到房里就吓了一跳。只见何秉煌脸色灰白,没有一点血色,叫他也不应声。走近跟前摸摸鼻子,只有微弱的一点气息。

    好可怜的弟兄!该死的老何,要是看见自己的儿子现在这副状况不知作何感想。冯子贵叹道,背了何秉煌就往医院跑。医生一检查,说是饿的。他不顾一切,把何秉煌接到自己家里照看起来。

    冯子贵比何秉煌大8岁。那时,冯子贵已经结了婚。夫妇俩把他当小弟弟,缺了柴米油盐,他们就把自家的往那边送。后来,又为他找了个瞎子老婆。

    瞎子老婆很贤慧,做事也很利索。田分到户后,何秉煌在外忙,家里洗衣、做饭、喂猪的事全是瞎子老婆操办。但毕竟是盲人,总有办不好的事情,冯子贵就来帮忙。二十多年了,冯子贵总是把何秉煌搁在心上。

    来到何秉煌家里,何秉煌正在后院喂猪,瞎子老婆在洗衣服,一听那熟悉的脚步声,就知道冯子贵来了,忙起身让座倒茶。

    别看她是盲人,礼节可周到,每次冯子贵来时,她都会很热情,她觉得冯子贵就是自己家的恩人。

    何秉煌闻声上前跟冯子贵打招呼。他从小个性孤僻,不善言辞,愣愣地望着冯子贵,就只叫了一声子贵哥。

    冯子贵看后院堆放的竹杆,就对何秉煌说:我来帮你扎蘑菇架。

    白蘑菇栽种是在室内,有条件的还要建成温室控制温度,架是一层层的。一个人难以搭好,两个人做,一个人递,一个人拧铁丝,很费一番功夫。

    冯子贵和何秉煌无多的话说,就闷着搭起架来。

    正在这时,隔着三家的巧巧来了。

    哟,冯村长,你可不能偏心,为群众服务嘛,我也是群众的一员,我们家二柱在公路边修自行车忙不过来,我这架可要指望你了。

    其实二柱就在家里搭架。她在门口瞧见冯子贵过来,就判定是来何秉煌家了。

    冯子贵说:你让二柱回来帮忙不就行了。

    哎,人家没请你,你就来了。我请你,你都不去!人跟人就是不能比呀!

    冯子贵反唇相讥,说:你这话算是说对了,人跟人的确是不能比的。

    何秉煌的妻子见巧巧无理纠缠,忙插话说:巧巧,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一个盲人帮不上忙,就请了冯大哥来,等搭好架让秉煌去帮你好不好

    呵呵,一口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李家台纪事简介 >李家台纪事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