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又止。
姜璃将玉瓶收好:别多想。殿下赏识我的医术,仅此而已。
话虽如此,她的耳根却微微发热。萧景珩即将出征,却还惦记着给她送这些东西,这份心意,她岂能不懂
接下来的两天,姜璃闭门不出,专心研读萧景珩送的医书。她发现书中不少地方有批注,字迹与题词相同,显然是萧景珩亲手所写。这些批注见解独到,有些甚至与她的现代医学知识不谋而合,让她对这位亲王更加敬佩。
第三天清晨,青黛来报,说皇后娘娘头痛又犯,传姜才人即刻前往诊治。
坤宁宫比姜璃想象的还要富丽堂皇。金丝楠木的柱子,汉白玉的地面,处处彰显着皇后的尊贵地位。皇后半卧在凤榻上,额头上敷着热毛巾,脸色确实不太好。
臣妾参见皇后娘娘。姜璃行礼如仪。
皇后挥退左右,只留下青黛一人伺候:起来吧。靖王极力举荐你,说你能治本宫的头疾。今日就看看你的本事。
姜璃上前为皇后诊脉。脉象弦紧,肝火旺盛。她又询问了症状和发作时间,很快得出结论。
娘娘的头疾是肝阳上亢所致。臣妾斗胆建议,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调畅情志,少动肝火。
皇后挑眉:你是说本宫脾气太大
臣妾不敢。姜璃不卑不亢,只是肝主情志,怒伤肝。肝火过旺,上扰清窍,故而头痛。
皇后盯着她看了片刻,突然笑了:有意思。那你说,该如何治疗
姜璃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一张药方:此方可平肝潜阳,缓解头痛。另外...她又取出一个小香囊,这里面是菊花、薄荷、桑叶等药材,清香怡神,可置于枕边助眠。
皇后接过香囊闻了闻,眉头舒展:确实舒服多了。青黛,按方抓药。
离开坤宁宫,姜璃长舒一口气。皇后看似和善,但那双眼睛里藏着的算计让人不寒而栗。她必须小心应对。
回到流芳苑,姜璃发现院门口站着一个小太监,手里捧着一个食盒。
才人金安。奴才小德子,是御膳房的。听说才人精通医理,特来求医。小太监跪地行礼。
姜璃让他起来:你哪里不舒服
小德子掀起裤腿,露出红肿溃烂的膝盖:奴才跪着伺候久了,膝盖生了疮,疼得厉害。太医院的大人们不给奴才这等下人看病...
姜璃心中一酸。在这等级森严的深宫,底层太监宫女的命如草芥。她让小德子进屋,仔细为他清理伤口,敷上自制的药膏,又给了他几贴内服的药。
三日后再来换药。记住,伤口不要沾水。
小德子千恩万谢,留下食盒作为谢礼。姜璃本不想收,但看他诚惶诚恐的样子,只好接受。
才人心善,但宫中规矩多,您这样...春桃欲言又止。
姜璃明白她的担忧。按照宫规,妃嫔不得私自与下人交往过密。但她有自己的打算。
春桃,在这深宫里,有时候下人的消息比主子的更灵通。姜璃轻声道,我们初来乍到,需要朋友,而非敌人。
果然,不出三日,姜才人医术精湛、善待下人的名声就在底层宫女太监中传开了。陆陆续续有人顺路经过流芳苑,求医问药。姜璃来者不拒,只收取象征性的谢礼——有时是一把新鲜的野菜,有时是几块绣花手帕。
作为回报,这些宫女太监们也会告诉她一些宫中的消息:哪位妃嫔得宠,哪位失势;皇上最近喜欢去哪个宫;皇后与哪位妃嫔不和...
最让姜璃意外的是,第七天清晨,她发现院门口放着一篮子新鲜的药苗,正是她一直想找的几种珍贵草药。篮子里没有署名,只有一张纸条:谢才人救治家兄。——御花园杂役小翠
姜璃立刻在院中开辟了一小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