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 25 章
    晨曦如同最纤薄的金色丝绸,悄无声息地漫过教室的窗棂,温柔地涂抹在每一张饱经沧桑的木质课桌上,晕染开一片温暖的光斑。

    文化节虽已落幕,那份喧腾的余温却似乎仍在校园的空气里悄然弥漫,混杂着若有似无的彩纸甜香与粉笔尘屑特有的、微涩的呼吸感。

    教室后墙那块焕然一新的展示栏前,此刻正聚拢着些许学生,压低的窃语声如同投入静水的小石子,漾开一圈圈好奇与惊叹的涟漪。

    张甯的身影出现在门口,白衬衫的袖口被她随意地挽起一截,露出纤细的手腕,蓝色的百褶裙摆随着她轻盈的步伐微微晃动,像一泓清冽的泉水,无声地淌过磨损的石阶。

    她的目光习惯性地掠过一排排课桌,最终定格在后墙展示栏前那小片攒动的人影上,心头掠过一丝淡淡的好奇——昨夜演出后身心俱疲,她竟还未及细看那块据说被彦宸连夜“抢救”回来的班级板报。

    她不疾不徐地走近,身形灵巧地挤开几个正交头接耳的女生,目光终于完整地落在那块占据了半面墙的板报之上。

    正中央,“文化节”三个龙飞凤舞的行书大字,笔力遒劲,墨色淋漓,宛如游龙惊鸿,透着一种与创作者平日里跳脱形象截然不同的沉稳与张力。

    而原先那片刺眼的右下角空白,此刻已被一幅字迹端正、隽秀工整的楷书宋词所填满。

    墨色乌黑饱满,每一个字都如同精心打磨的珠玉,稳重端方中又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灵动。

    她不由自主地凑近,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气息,轻声念出声来:“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浣溪沙·端午》,苏轼。

    ”

    她的嗓音轻柔得如同拂晓时分的薄雾,每一个字都像是在细细品咂一颗清甜多汁的果实,念到最后一句时,眼神中已然闪过了一抹难以掩饰的惊艳光芒。

    “原来……是苏东坡的词……”张甯低声自语,目光却仿佛被磁石吸住般,牢牢定格在那句“佳人相见一千年”之上,唇角,在无人察觉的瞬间,悄然勾起了一抹极细微的、带着点了然与玩味的笑意。

    她下意识地在心底反复默念着这七个字,像是在解一道谜题,又像被词中那份跨越时空的浪漫意境轻轻牵引。

    脑海中,光影交错,礼堂聚光灯下繁漪那双含泪的眼眸,与前日黄昏时彦宸那句含糊不清的低喃——“佳人一千年”,如同两颗散落的珍珠,被这句词巧妙地串联了起来。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轻轻抚过板报粗糙的边缘,那触感如同摩挲着时光留下的深刻纹理,心头,也随之泛起了一圈难以言喻的、柔软的涟漪。

    展示栏前的议论声渐渐散去,同学们大多已回到各自座位,晨读的低语声开始稀疏响起。

    张甯却仿佛被定住一般,依旧站在原地,目光仍胶着在那行楷书上,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苏轼笔下的世界——端午节清晨兰汤沐浴的清雅,佳人腕上轻缠的五彩丝线,那份交织着节日风俗与缱绻情思的画面,竟让她觉得,仿佛真的穿越了千年的时光,与舞台上那个泪光闪烁、压抑孤绝的繁漪,产生了某种奇妙而遥远的呼应。

    她攥着书包带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了,像是触碰了一幅无形却深刻的画卷。

    教室后门被慢吞吞地推开,彦宸的身影晃了进来。

    他身上的校服皱得像一团被随意揉搓过的废纸,书包松松垮垮地耷拉在身体一侧,整个人带着一种还没睡醒的慵懒与颓靡,活脱脱像只行动迟缓的树懒。

    然而,当他抬起头,目光捕捉到独自坐在教室后排窗边、被晨光温柔勾勒出清丽侧影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青矜梦回少年时简介 >青矜梦回少年时目录 > 第 25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