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天后,记者会如期召开。
地点选在柳氏集团总部的大会议厅,闪光灯如同白昼。
我没有去现场。我让律师全权代表我处理。
但我还是在家里的电视上,看到了直播。
柳如烟穿着一身裁剪得体的深灰色套装,头发一丝不苟地盘起,脸上化着精致的妆容。
她看起来又变回了那个高高在上的柳总,只是眉宇间那份深入骨髓的疲惫和黯淡,再精致的妆容也无法完全遮掩。
她站在发言台后,面对着无数镜头和记者探究的目光,深吸了一口气。
今天邀请各位媒体朋友前来,是想就我个人的一些事情,向公众做一个澄清和道歉。
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清晰,冷静,却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沙哑。
首先,关于我和傅鑫寒先生的婚姻。
她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咬得很重。
这段婚姻,并非基于双方自愿和平等的感情,而是始于我利用权势和不正当手段进行的胁迫。
现场一片哗然。
闪光灯更加密集地闪烁起来。
柳如烟没有理会台下的骚动,继续说道:
在婚姻存续期间,我未能尽到伴侣的责任,
反而对傅鑫寒先生进行了长期的精神控制和人身限制,
剥夺了他的自由和尊严,毁掉了他的艺术前途,
给他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巨大伤害。
对此,我深感愧疚,并在此,向傅鑫寒先生。
以及所有被此事误导和困扰的公众,致以最诚挚的歉意。
她对着镜头,深深地鞠了一躬。
那一刻,我看着屏幕上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女人弯下的脊梁,心里却没有预想中的快意。
只有一种巨大的、空洞的茫然。
像是一场持续了很久的噩梦,终于落下了帷幕。
可梦醒之后,留下的只有满目疮痍和一颗疲惫不堪的心。
记者会后续引发了轩然大波。
柳氏集团的股价应声下跌。
网络上充斥着对柳如烟的口诛笔伐,以及对我的同情和好奇。
我的律师处理了后续的媒体应对,将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我带着念安,暂时离开了那座城市,去了一个安静的海边小镇。
我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一切。
也需要空间,来重建我和念安的生活。
离婚手续很快办妥。
柳如烟履行了她的承诺。
信托基金由第三方机构监管,定期会有报告发送给我的律师。
柳如烟的心理评估报告,也按时出现在律师的邮箱里。
我没有看那些报告。那是她的人生,与我无关了。
至于那五十米的安全距离……在我带着念安回到原来的城市后,有过几次极其偶然的遇见。
一次是在念安的幼儿园门口。
我接念安放学,转身时,眼角余光瞥见街对面停着一辆熟悉的车。
柳如烟坐在车里,隔着深色的车窗,远远地望着这边。
我没有停留,牵着念安的手,快步离开。
她没有跟上来。
还有一次,是在一家画廊。
周明轩的星辉画廊重新开业,邀请我去参观。
我在一幅画前驻足时,感觉到了那道熟悉的目光。
回头望去,柳如烟站在画廊入口处,离我大约……正好是五十米开外。
她穿着一件普通的米色风衣,手里拿着画展的宣传册,像个普通的参观者。
但那份刻意保持的距离,都昭示着她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