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侵犯华夏。华夏诸神却并未就此罢休,他们在神国核心立下威严的誓言碑,刻下铁律:胆敢觊觎华夏者,神形俱灭!随后,诸神驱散了神国的黑暗迷雾,解救出被奴役的各族子民。

    消息传回世界各地,各个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恐慌。曾经对华夏抱有野心的势力,此刻纷纷收起了爪牙。各国元首争先恐后地向华夏发来求和信,言辞谦卑至极。联合国紧急召开特别会议,会场高悬的五星红旗鲜艳夺目。

    会议上,各国代表一致通过决议,承认华夏在全球神话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并承诺永不参与任何针对华夏的敌对行动。纽约、东京、伦敦等国际大都市的街头,随处可见人们供奉华夏神明的场景。

    华夏国内,百姓们载歌载舞,庆祝这场伟大的胜利。天坛、泰山、西湖等圣地,香火鼎盛至极。孙悟空抓耳挠腮,看着热闹的人群咧嘴大笑:这群家伙,这下该老实了!西王母轻抚昆仑镜,镜中映出万邦来朝的盛景,露出欣慰的笑容。

    第十二章

    万载共仰

    残阳为九州大地镀上金边,硝烟散尽后的废墟上,新芽正从焦土中钻出。当华夏诸神的身影自云端缓缓降落,亿万民众齐刷刷跪地,此起彼伏的呜咽声混着高呼,在天地间织成厚重的声浪。

    孙悟空挠着后脑勺,金箍棒往肩头一扛:都别跪了!俺老孙膝盖还没你们软乎!可他眼底泛起的金光,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哪吒踩着风火轮在人群上空盘旋,乾坤圈化作萤火点点,落在孩子们高举的掌心,引得一片惊叹。

    西王母挥动玉簪,昆仑镜洒下柔和的光芒。所到之处,断壁残垣瞬间复建如初,枯萎的草木重焕生机。她望着怀中啼哭的幼童,轻声哼唱着失传千年的祝祷歌谣,孩子破涕为笑的刹那,整个城市都响起了清脆的铜铃声。

    将臣收起斩魂刀,周身血雾化作细雨,滋养着干涸的土地。旱魃熄灭周身业火,最后一丝火焰融入大地,曾经寸草不生的荒漠上,竟破土而出大片娇艳的红柳。东岳大帝脚踏泰山虚影,抬手抚平大地的裂痕,黄河之水重新奔腾入海,卷起金色的浪涛。

    此后千年,华夏大地上再无战火。人们在新建的庙宇中供奉着诸神,也在心中铭记那场惊天动地的战役。每当孩童问起墙上的壁画,老者便会指着东方,讲述那个亿万人民齐心唤神、神明为护苍生远征的故事。而夜空中那抹金色星芒,始终明亮如炬,见证着信仰与守护的永恒传奇。

    第十三章

    神恩永佑

    时光悠悠流转,那场惊心动魄的神战已成为华夏历史长河中最璀璨的传奇,被代代传颂。

    曾经的战场,如今已化作生机盎然的大地。天坛前,孩子们在新建的广场上嬉戏,手中风筝绘着孙悟空的威风模样,风筝线在风中嗡嗡作响,承载着对神明的敬仰与憧憬。广场旁,一位老学者正对着一群求知若渴的学生讲述神战往事:当年,若不是全国人民的信仰汇聚,又怎会唤得神明苏醒,护我华夏周全……

    在泰山脚下的泰安城,每年的祭天盛典成为最为盛大的节日。这一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身着传统服饰,抬着丰盛祭品,浩浩荡荡向泰山之巅进发。东岳大帝的神像前,香烟袅袅,人们虔诚叩拜,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满含热泪,声音颤抖:老祖宗们呐,咱们华夏能有今日,全靠你们当年的庇佑……

    在偏远的云南苗寨,新建成的蚩尤祠庄严肃穆。苗族青年们围在祠前,听着老祭司讲述当年蚩尤神像睁眼、九黎战鼓轰鸣的故事,眼神中满是自豪与坚定。年轻的舞者们跳起古老战舞,手中长刀挥舞,仿佛在重现当年祖先与诸神并肩作战的英姿。

    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华夏诸神的形象也融入了生活的每一处。城市的摩天大楼外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信仰长明火,诸神破夜歌简介 >信仰长明火,诸神破夜歌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