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正在生火做饭。看见丈夫提着野兔回来,她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真抓到了
嗯,中午炖兔肉吃。苏晨得意地说,我去公社报到,中午回来。
公社农机站位于公社大院旁边,是一排低矮的平房。站长叫赵大刚,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皮肤黝黑,手上布满老茧,一看就是常年和农机打交道的人。
你就是县里调来的苏晨赵站长上下打量着他,听说你车工技术不错
还行。苏晨谦虚地说,拖拉机、抽水机这些我也能修。
赵站长眼睛一亮:那太好了!咱们站就缺这样的多面手。最近抽水机老是出毛病,正愁没人会修呢。
苏晨被分配了一张办公桌和一套工具。农机站除了赵站长,还有三个技术员,都是本地农民出身,文化程度不高,但实践经验丰富。
小苏啊,赵站长拍拍他的肩膀,今天你先熟悉熟悉环境,明天跟我去各大队转转,看看那些病号农机具。
苏晨点点头,心里已经有了计划。利用在农机站工作的便利,他可以名正言顺地帮助向阳大队解决干旱问题。
中午回家吃饭时,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林秀。
你想帮大队打井林秀有些担忧,这可不是小事,需要大队批准,还要公社支持。
所以我打算先跟堂叔商量。苏晨说,他是生产队长,有发言权。
下午,苏晨去了大队部找苏大勇。堂叔正在为干旱发愁,看见侄子来了,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晨娃子,在公社工作还习惯吗
挺好的,叔。苏晨直入主题,我听说今年旱情严重
苏大勇叹了口气:可不是嘛!地里的庄稼都快干死了,再不下雨,今年收成就完了。
叔,我有个想法。苏晨说,后山那处泉眼您知道吧我观察过,那里地下水很丰富。如果在附近打几口井,再用水泵抽上来,至少能解决人畜饮水和部分灌溉。
苏大勇惊讶地看着他:你懂这个
我在机械厂时学过一些水利知识。苏晨说,而且现在我在农机站工作,可以申请借用钻井设备。
堂叔沉思了一会儿:这事得开队委会讨论。不过晨娃子,你要知道,打井不是小事,万一失败了...
我愿意负责。苏晨坚定地说,叔,我既然回来了,就想为家乡做点贡献。
苏大勇拍拍他的肩膀:好小子!没给你爹丢脸。明天晚上队委开会,你来汇报一下想法。
回家的路上,苏晨心情愉悦。第一步计划已经迈出,接下来就是争取队委会的支持了。
路过村口的大槐树时,几个老人正在乘凉。看见苏晨,其中一个叫住了他:苏家小子,听说你要帮队里打井
消息传得真快,苏晨心想。他点点头:是有这个想法,还要看队里的决定。
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老人点点头,不过咱们这儿地质硬,以前也试过打井,都没成功。
这次不一样。苏晨自信地说,我们有专业设备,还有科学方法。
老人们将信将疑,但也没再多说什么。苏晨知道,在农村,要赢得信任必须靠实际行动,而不是空口白话。
晚饭后,苏晨带着小雨在院子里乘凉。林秀端来一盆热水,让他泡脚解乏。
听说你要在队委会上发言她一边给小雨梳头一边问。
嗯,明天晚上。苏晨点点头,秀儿,你觉得我这个想法可行吗
林秀停下手中的动作,认真地说:我相信你的能力。不过...别太着急表现自己,咱们刚回来,根基还不稳。
苏晨明白妻子的顾虑。在那个集体主义盛行的年代,个人突出容易招来非议。但他也清楚,要改变命运,就必须有所作为。
我会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