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他赞叹道,手指轻轻抚过榧木棋盘,这纹理,这手感,至少是百年以上的老料。
金庸眼睛一亮:聂先生好眼力!这是家父留下的,据说出自苏州名家之手。
两人在棋盘前坐下,金庸亲自沏茶。
聂卫平注意到书桌上那本《忘忧清乐集》,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这...这是宋刻本
金庸微笑点头:偶然所得,一直珍藏。聂先生若感兴趣,待会儿可以仔细看看。
聂卫平连连摆手:不敢当不敢当,这么珍贵的文物...
宝剑赠英雄,红粉送佳人。金庸笑道,古籍就该给懂它的人欣赏。
两人越聊越投机,从围棋历史谈到当代棋坛,又从武侠聊到传统文化。
金庸发现聂卫平不仅棋艺高超,文化修养也相当深厚;聂卫平则惊讶于金庸对围棋的理解远超一般业余爱好者。
不知不觉已近中午,阿芳轻轻敲门:查先生,午餐已经准备好了。
餐厅里,十五只通红的大闸蟹整齐地摆在大理石餐桌上,旁边配着姜醋汁和温好的黄酒。
聂先生远道而来,没什么好招待的,只有些时令河鲜。金庸客气地说。
聂卫平的眼睛在看到大闸蟹的瞬间亮了起来:查先生太客气了!这季节的阳澄湖大闸蟹,在北京可不容易吃到这么正宗的。
两人落座,阿芳为他们斟上黄酒。
金庸注意到聂卫平的手有些发抖,额头上也有细密的汗珠。
聂先生身体不适金庸关切地问。
聂卫平摇摇头:没事,可能是早上赶飞机没吃早饭,有点低血糖。
金庸连忙招呼:那快请用吧,不必拘礼。
聂卫平道了声谢,拿起一只大闸蟹。
金庸本以为他会像文人雅士般慢慢拆解,没想到聂卫平动作麻利地掰开蟹壳,三下五除二就将整只蟹吃得干干净净,连蟹脚尖里的肉都没放过。
聂先生好胃口。金庸有些惊讶,但还是礼貌地微笑。
实在抱歉,聂卫平有些不好意思,昨晚准备棋谱到凌晨,今早又赶早班飞机,确实饿了。
金庸理解地点点头,自己也拿起一只蟹慢慢品尝。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让他彻底震惊了——聂卫平几乎以风卷残云之势,一只接一只地消灭着桌上的大闸蟹。
短短十几分钟,已经有八只蟹进了他的肚子。
data-faype=pay_tag>
阿芳站在一旁,眼睛越瞪越大。
她偷偷数了数,聂卫平已经吃到第十只了,而金庸才刚吃完第二只。
聂先生...要不要慢点吃金庸终于忍不住提醒,蟹性寒凉,吃太多对胃不好。
聂卫平这才如梦初醒,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蟹壳,脸一下子红了:对不起,查先生,我...我实在是太失礼了。
金庸摆摆手:无妨,能吃是福。
话虽这么说,但心里却有些不快。
这十五只大闸蟹是他特意为两人准备的,现在聂卫平一人就吃了大半,剩下的根本不够分。
更让金庸不舒服的是,聂卫平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失礼。
在围棋界,这样不顾他人感受的行为是极为少见的。
午餐在略显尴尬的气氛中结束。
聂卫平似乎终于吃饱了,满足地擦了擦手:查先生,您家的大闸蟹真是名不虚传,我在北京从来没吃过这么鲜美的。
金庸勉强笑了笑:聂先生喜欢就好。
下午的棋局原本是金庸最期待的环节,但现在他却有些心不在焉。
聂卫平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下棋时格外认真,不时指点金庸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