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时,用修表镊子拓下的密码盒锁模。窗外的野猫又叫了一声,这次带着胜利般的尖啸,惊飞了檐角的寒鸦。

    她低头看着译电稿上的夜莺二字,指甲再次划过那三道浅痕。十七天前潜入76号时,上线老钟说过,真正的情报员要像夜莺,既能模仿百鸟啼鸣,又能在黎明前藏好自己的声音。此刻她摸着旗袍开衩处的刀片,忽然想起东京那个飘雪的夜晚,教官用枪管抵住她眉心说的话:记住,最好的密码不是写在纸上,是刻在骨头上。

    煤油灯的火苗突然爆了个灯花,将她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墙面上,像只收起翅膀的夜枭。苏眠扯下珍珠簪,让烫过的卷发散落肩头,发间残留的樟木香让她皱了皱眉。她知道,周明礼刚才离开时,故意碰歪了档案柜第三层的《电讯条例》,那是他惯用的试探手段——就像三天前,他在密码盒里多缠了圈铜丝,却不知今早她换锁模时,顺便在暗格里留了半片阿司匹林。

    远处传来巡夜人的梆子声,二更天了。苏眠摸出发报机备用电池,冰凉的金属壳让她想起南京城外的紫金山,那里埋着她的第一个电台,还有同组的小张,他最后一句话是:苏姐,你的旗袍开衩该缝缝了,都露出枪套了。她低头看了眼大腿外侧,藏刀片的暗袋边缘还渗着血,忽然笑了——今晚过后,或许该换条新旗袍了,开衩要再高些,方便藏勃朗宁。

    当第一缕晨光爬上窗棂时,苏眠终于将译电稿重新誊抄完毕,错误的格式被巧妙改成日军常用的气象密码。她对着镜子补妆,口红在夜莺二字的位置点了下,像滴凝固的血。周明礼的密码盒还在腰间晃荡,而她知道,藏在档案柜第二页第十七行的摩尔斯电码,此刻正随着清晨的风,飘向长江对岸的芦苇荡,那里有艘挂着永昌号船旗的货轮,正等着接收一个叫危险,转移的密令。

    收拾妥当的苏眠踩着高跟鞋走向门口,发报机的余温还在桌上氤氲。路过周明礼的办公室时,她听见里面传来纸张翻动的声响,嘴角微微扬起——那个写着商用电报的信封里,她夹了张戏园传单,背面用米汤写着夜枭计划的前三个坐标,等太阳再升高些,阳光会让那些字显形,像极了周明礼即将铁青的脸。

    走出电讯室的瞬间,苏眠迎上清晨的冷风,珍珠项链在领口闪了闪。她知道,这场用摩尔斯电码写就的谍影戏,才刚刚拉开序幕,而她的旗袍开衩处,那把薄刀片正贴着旧伤疤发烫,随时准备划破黎明前的黑暗。

    第二章

    当铺里的青铜镇纸

    秋阳斜斜切过飞檐上的瑞兽雕纹,将宝庆斋的枣木匾额染成暖金色。苏眠的羊皮手袋叩在铜环上时,门轴发出老旧的吱呀声,混着扑面而来的陈香——那是檀木与霉纸相缠的气息,像极了76号档案室最深处的味道。她指尖抚过门环上的绿锈,忽然想起昨夜在电讯科刻下摩尔斯电码时,刀片划破指尖的血珠曾渗进木纤维,此刻掌心的纹路里还凝着暗红。

    掌柜老陈正伏在红木柜台上,鹿皮擦子在青铜镇纸上打圈,兽面纹的眼窝处泛着温润的光。听见脚步声,他抬头时镜片滑到鼻尖,目光落在苏眠腕间的翡翠镯子上,浑浊的瞳孔突然缩成针尖——那是只豆青种的老坑镯,三年前她在苏州河沉船里捞起的,镯壁内侧刻着极小的寅字,对应着当票上唐寅真迹的暗码。

    苏小姐来得巧。老陈的嗓音像浸了水的棉纸,右手拇指在镇纸顶部轻点三下,正是昨夜她刻在译电稿上的安全信号,那幅《山路松声图》本是要留到冬至的,不想昨夜有位主顾带着关东军的通关文牒,硬要当场取货。他说话时袖口滑落半寸,三道平行的红痕划过腕骨,像极了老钟曾在她掌心刻过的联络暗号。

    苏眠的指尖划过镇纸边缘,三圈半的回纹在指腹下凹凸有致,与周明礼密码盒的锁扣齿纹分毫不差。她忽然注意到老陈握鹿皮擦子的手在发抖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旗袍谍影:夜枭密令简介 >旗袍谍影:夜枭密令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