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要在一切还未发生前,先抓住他们的把柄。
待青柳退下后,我继续埋首账本。前世我对这些数字一窍不通,直到被囚禁在赵家后院时,才从下人的闲谈中学会看账。如今这些技能正好派上用场。
果然有问题。我的指尖停在一页账目上,这里记载着城西绸缎庄的收支,表面看毫无破绽,但我记得前世这家铺子后来莫名其妙就归了赵家。
我从袖中取出另一本小册子——这是这几日我让青柳偷偷从铺子里抄来的真实账目。两相对比,差异立刻显现:父亲书房里的账本上,绸缎庄每月盈利不足百两,而实际账目上却有三百余两。这两百多两的差额去了哪里
我继续翻看,发现类似的问题几乎存在于侯府所有产业中。最严重的是城南的米铺,账面上年年亏损,实则盈利丰厚。这些被隐藏的利润,不是进了周氏的私囊,就是流向了赵家。
真是好手段。我冷笑一声,将证据一一记录下来。周氏掌管中馈多年,在账目上做手脚易如反掌。父亲虽为侯爷,却对庶务不甚上心,这才让周氏有机可乘。
窗外传来三更的梆子声,我这才收起账本,小心地藏入床底的暗格中。这些证据现在还不够,我需要更多确凿的把柄,才能一举扳倒周氏母女。
次日清晨,我早早起身,特意选了一件素雅的淡绿色衣裙,发间只簪一支白玉兰花簪——这是母亲生前最爱的款式。
小姐今日怎么打扮得这么素净青柳一边为我梳头一边问。
父亲今日休沐,按惯例会去后园练剑。我对着铜镜整理衣襟,我要去偶遇他。
青柳惊讶地看了我一眼。前世我与父亲关系疏远,总觉得他偏心周氏母女,很少主动亲近。如今想来,这其中也有我的错——我从未试图了解父亲,更不曾展示过自己的价值。
后园竹林边,我手持一卷诗集,假装专心,耳中却时刻注意着周围的动静。不多时,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传来,我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表情。
清歌这么早在此做什么父亲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语气中带着些许惊讶。
我转身行礼,故意让手中的书卷滑落:父亲早安。女儿在读《诗经》,不觉入了神,竟忘了时辰。
父亲弯腰拾起书卷,扫了一眼:《小雅·鹿鸣》你小小年纪,能读懂这些
女儿愚钝,只是略懂皮毛。我谦虚道,随即背诵了一段,并加上自己的见解,这章讲的是君臣相得,以诚相待。若君臣互疑,则国家必乱;若家人互疑,则家道必衰。
父亲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你竟有这般见识谁教你的
母亲生前留下不少书,女儿闲来无事便翻阅一二。我轻声回答,故意提起生母。我知道父亲虽续弦周氏,对母亲却一直未能忘怀。
果然,父亲神色柔和下来:你母亲才学过人,你倒是随了她。他顿了顿,我平日公务繁忙,疏忽了对你的教导。你若有什么不懂的,可直接来问为父。
谢父亲。我心中一喜,这正是我想要的。有了父亲的关注,我在府中的地位将大不相同。
回院路上,我心情愉悦,甚至轻哼起了小曲。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我警觉地回头,看到一个小厮匆匆跑来。
大小姐,门房收到一份给您的帖子。小厮递上一个精致的锦盒。
我接过锦盒,打开一看,里面竟是我前几日遗失的那首诗笺,旁边还多了一页纸。我心头一跳,连忙合上盒子。
谁送来的我故作镇定地问。
镇北王府的人,说是物归原主。小厮答道。
我赏了他几个铜钱打发他离开,回到房中才敢仔细查看。我的诗笺完好无损,而旁边那页纸上则是一首和诗,笔力遒劲,力透纸背。
诗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