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随着时间无情地推移,局势比苏绾预想的还要糟糕。李自成的大军势如破竹,一路攻城掠地,连破大同、宣府,朝堂上却还在为南迁之事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深夜,苏绾独自一人跪在文华殿前,任凭秋雨如冰冷的箭矢般浇透衣衫,雨水顺着她的脸颊肆意滑落,与泪水混在一起,分不清彼此。她的头发被雨水打湿,紧紧贴在脸上,寒意顺着湿透的衣料迅速渗入骨髓,可她却浑然不觉,仿佛被痛苦与坚定的信念麻痹。
陛下若执意留守,臣妾愿随陛下共赴黄泉!但请先将太子送往南京!
她的声音坚定而决绝,宛如洪钟鸣响,在寂静的夜里久久回荡。见殿内迟迟没有回应,她突然提高声调,声音中带着一丝绝望与孤注一掷:还记得御花园的药圃吗臣妾教宫女们种的土豆已能收成,这是能救万千百姓的新作物!可若连播种的机会都没有,一切努力都将白费!
她用实际成果证明自己的远见卓识,也用这种果敢决绝的方式,逼着崇祯面对残酷的现实。殿内传来崇祯沉重的踱步声,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苏绾的心上。许久,门缓缓打开,他看着浑身湿透却依然挺直脊梁、宛如傲雪寒梅的苏绾,心中满是震撼与心疼,那复杂的情绪如同汹涌的潮水,几乎将他淹没。他伸手想要为她披上披风,却又怕唐突,最终只是紧紧握住她冰冷的手,将她的手贴在自己胸口,感受着彼此的心跳,绾儿,有你在,朕便不是孤军奋战。
3
风雨欲来
崇祯十七年正月,寒风凛冽,如锋利的刀刃,肆意切割着天地间的一切。天地间一片肃杀,呼啸的北风卷着细雪,在宫墙间疯狂地打着旋,发出呜呜的悲鸣,仿佛在为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奏响挽歌。李自成在西安称帝的消息传来,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苏绾心上,让她的心瞬间如坠冰窖。她握着密报的手不住颤抖,信纸被指甲划出深深的褶皱,仿佛她此刻千疮百孔的心。历史正在按照既定的轨迹无情发展,而她,必须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变这一切,哪怕希望渺茫如星。
她暗中联系了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凭借着过人的胆识与智慧,巧妙周旋。又凭借父亲留下的深厚人脉,四处奔走,买通了城外的绿林好汉。每一个步骤,她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每一个细节,她都反复确认,生怕出现一丝差错,因为这关乎着崇祯的生死,关乎着大明的未来。她在深夜的宫室里,借着微弱如豆的烛光,仔细绘制逃生路线图,昏暗的光线在她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她的眼神却无比坚定。她一笔一划地标注出每一个可能的隐患点,每一个标记都承载着她对未来的期许与希望。当李自成的大军抵达居庸关时,苏绾知道,最后的生死时刻已经迫在眉睫。
她将一粒蜡丸塞进崇祯口中,声音坚定如铁:这是假死药,能闭息十二个时辰。
崇祯攥着她的手腕几乎要将骨头捏碎,眼中满是愤怒与挣扎,那眼神仿佛在与命运做最后的抗争:你可知欺君当诛朕是天子,怎能像丧家之犬般苟活!
苏绾突然扯开衣襟,露出心口结痂的伤痕
——
那是前日为他挡下刺客留下的。伤口周围的皮肤还泛着青紫,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隐隐的疼痛,仿佛在提醒着她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陛下若死,臣妾绝不独活!但您若想保住大明血脉,就必须活着!
她的眼中满是泪水,却透着无比坚定的光芒,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倔强地不肯落下,宛如悬崖边顽强绽放的花朵。崇祯看着她胸口的伤痕,想起那日她毫不犹豫挡在自己身前、柔弱却又无比勇敢的模样,心中又疼又悔,仿佛被千万根针扎着,将她紧紧搂入怀中,是朕无用,让你受苦了。
三月十八日夜,炮火声震得紫禁城簌簌落灰,火光冲天,照亮了整个夜空。浓烟滚滚,呛得人睁不开眼,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