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保险。
苏晴掏出备用硬盘,白天我帮你把设计过程录了屏,每个修改节点都有时间戳,还有展览会上的灵感来源存档。
披萨的香气混着初秋的凉意,让林小夏想起大学时她们一起准备毕业展的时光
——
那时苏晴也是这样,默默做好所有后勤,让她能专注于创作。
距离初赛截止还有三天,林小夏在工作室遇到了瓶颈。参赛作品的光影层次始终无法平衡,那些代表
挫折
的阴影部分,在电脑屏幕上显得刻意而僵硬。
还记得我们大二时在滨江路拍的延时摄影吗
苏晴突然发来一段视频,镜头里,暴雨中的路灯在水洼里碎成千万个光斑,你说过,真正的阴影从不会单独存在,它们总是和光的轨迹共生。
视频里的光斑突然与记忆重叠。林小夏想起第一章那个暴雨夜,她在公司窗玻璃上看见的雨水轨迹,以及第二章加班时落在桌面上的月光投影。她抓起速写本,快速勾勒出暴雨中的城市剪影,让每个建筑的阴影都成为光的延伸
——
就像她与苏晴的友情,在逆光中彼此映照。
凌晨四点,当她将最终版设计发给陈默时,附了段留言:这次的阴影部分,是苏晴教会我的共生哲学。
十分钟后,陈默回复了个罕见的笑脸表情:看来你找到了比光影更重要的东西。
递交作品的当天,苏晴坚持陪她去组委会。电梯里,林小夏看着苏晴为她熨烫参赛礼服的背影,突然发现闺蜜的发梢已染上几丝浅金
——
那是多年陪她熬夜改稿留下的痕迹。
紧张吗
苏晴转身时,往她手里塞了枚四叶草胸针,这是我们毕业时买的,一直没机会戴。
金属的凉意渗入手心,林小夏想起四叶草的花语:即使在最黑暗的地方,也能找到光的方向。
组委会大厅里,陈默正与几位评委交谈。当他的目光落在林小夏胸前的胸针上时,微微颔首
——
那是他们在工作室约定的
准备就绪
暗号。而在大厅另一侧,李总正与某评委低声交谈,西装口袋里露出半截
U
盘,外壳上的
logo
正是林小夏熟悉的竞争对手标志。
苏晴突然握住她的手,指向落地窗外的晚霞。漫天的火烧云中,一群飞鸟正逆着光展翅,它们的剪影在霞光中格外清晰。
第五章:暗涌的阴谋
设计大赛倒计时第十天,林小夏的电脑右下角弹出内部邮件提醒:请林小夏设计师于
15:00
至
38
楼总裁办公室报到。磨砂玻璃上的李正明三个烫金字在夕阳下泛着冷光,她忽然想起上周在茶水间撞见的场景
——
李总正用袖口擦拭那枚刻有公司
LOGO
的袖扣,眼神却落在她的
U
盘上。
旋转门开合间,香薰机散发的雪松气息扑面而来。李总坐在胡桃木办公桌后,手中的钢笔在真皮笔记本上划出流畅的弧线,仿佛在等待猎物走进陷阱。
小夏坐。
笔尖悬停在设计大赛预算表的末尾,他抬眼时镜片闪过一道白光,听说你最近在陈默工作室学到不少东西
林小夏的后背贴上冰凉的皮椅:陈老师主要指导了光影层次的处理,比如负片效果在商业设计中的应用......
负片
李总突然轻笑,钢笔重重敲在文件上,年轻人追求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