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消失了,仿佛只是他的错觉。他坐起身,看到苏曼博士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
期待我们的下次会面,沈先生。
苏曼博士说道,重新将注意力投向了仪器屏幕,安雅会为您安排后续的流程。
沈在安雅的引导下离开了评估室。走在安静的走廊上,他回想着刚才的经历,心中的疑虑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加强烈了。那种奇怪的耳鸣和眩晕感,真的是正常反应吗苏曼博士那过于锐利的眼神和掌控一切的态度,真的只是一个科学家的严谨吗
而最让他感到不安的是,在刚才回忆的眩晕中,他似乎捕捉到了一个极其短暂、极其模糊的画面碎片——那不是关于妹妹的记忆,而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场景,像是在一个白色的、冰冷的实验室里,有人穿着和他身上类似的病号服,眼神空洞……
或许,真的只是神经噪声吧。沈试图安慰自己。他太需要遗忘了,太需要摆脱过去了。
他按下了下行电梯的按钮,电梯门倒映出他疲惫而苍白的面容。无论如何,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只是,他隐隐有种预感,这条通往遗忘的道路,可能并不像宣传的那样平坦和安全。他预约的,或许不仅仅是遗忘,更是一场未知的、充满风险的旅程。
第二章:遗失的碎片
距离初次评估已经过去三天。这三天里,沈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即将到来的遗忘而变得轻松,反而因为那天在评估室里短暂的异常体验而增添了几分挥之不去的疑虑。他像过去做深度报道时一样,开始下意识地搜集关于心痕净除中心的一切公开信息,试图从那些光鲜亮丽的宣传和滴水不漏的公关辞令中,找出哪怕一丝破绽。
结果是令人沮丧的。除了那些被迅速淹没的、语焉不详的负面评论,他找不到任何实质性的疑点。中心的创始人苏曼博士拥有无可挑剔的学术背景和声誉,技术专利文件也经过了最严格的审核。要么,是这项技术真的如同宣传那般完美无缺;要么,就是这家公司隐藏得太深,深到连他这个经验丰富的前记者也难以窥探。
今天,他将接受第二次评估,也是正式清除疗程前的最后一次准备——记忆通路精描。据安雅解释,这一步是为了更精确地绘制出与目标创伤记忆相关联的神经网络路径图,确保干预过程如同外科手术般精准,不损伤其他健康记忆。
再次来到天穹塔101层,熟悉的环境依然安静得有些诡异。这次接待他的不再是安雅,而是一位看起来更年轻、戴着黑框眼镜、略带书卷气的男技术员,胸牌上写着神经绘图师
-
陈宇。
沈先生,这边请。
陈宇的语气比安雅少了几分距离感,但眼神中同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谨慎。他将沈带到了另一个房间。
这个房间比初次评估室小一些,仪器也不同。没有那张令人不安的躺椅,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类似飞行模拟驾驶舱的半封闭式设备,内部布满了更复杂的传感器和全息投影装置。
这是我们的‘沉浸式神经交互系统’。
陈宇介绍道,它能通过模拟特定的感官刺激,激活您大脑中与目标记忆相关的神经元集群,然后我们利用高精度脑磁图仪进行实时捕捉和绘图。过程绝对安全,请放心。
沈依言坐进设备中,舱门缓缓关闭,将他与外界隔绝。眼前的透明罩上亮起柔和的光线,耳边传来陈宇通过内置通讯器的指示:沈先生,系统会引导您进入与目标记忆相关的几个关键节点。您只需要放松,跟随系统的提示,自然地回想或感受即可。
起初一切正常。系统通过视觉和听觉信号,引导沈回到了五年前的一些生活片段——妹妹沈晴生日那天吹蜡烛的笑脸,两人一起在公园散步的午后阳光,甚至是一些更早的、模糊的童年记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