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我要回家
灰暗的人流。

    青羊宫的飞檐在远处若隐若现,空气中渐渐飘来粮食的香气。

    益州府衙的衙役们正将冒着热气的米粥一勺勺舀进陶碗,队伍已经排得老长。

    木勺撞击陶锅的声响,混着饥饿流民的抽噎。

    她眯起眼,眼前的光景模糊成了,公司楼下那间永远热气腾腾的24h便利店。

    半月前,玻璃门上正贴着“腊八粥隐约可见“州江”二字。

    “从今日起,州江楼每日辰时、申时施粥,管饱。

    ”小厮的声音字字清晰,“另备姜汤驱寒,老弱妇孺可优先。

    ”衙役们面面相觑,手中木勺悬在半空忘了动作。

    人群顿时沸腾起来,柳嘉之连着手里的陶碗,被推搡着退到街边。

    身形趔趄不稳的她,失手将残粥泼洒在补丁的裙摆上。

    “当心。

    ”手腕被力道适中地握住,柳嘉之抬头,正对上一双深潭般的眸子。

    晏井承墨色大氅下摆沾着雪沫,腰间银线绣着和刚才车辕上一模一样的云纹暗章。

    “姑娘的衣裳湿了。

    ”他解下披风裹住她瑟瑟发抖的肩头。

    柳嘉之几乎停住了呼吸,眼前这个男人,鼻梁高挺,发间的青丝被玉簪束起,在雪中随风飘动。

    活脱脱是从古言里走出来的谪仙。

    “街角的州江楼刚备下了新灶,姑娘不如随我去喝碗热面?”晏井承朝身后小厮递了个眼色,后者立即会意,将柳嘉之破碎的陶碗收走。

    柳嘉之大脑“嗡”地炸开,只看得到对方说话时若隐若现的喉结。

    她似溺水后抓住浮木的人般,怔怔点头答应。

    柳嘉之被引至州江楼门前。

    晏井承抬手示意:“姑娘请。

    ”柳嘉之目光扫过堂中衣着体面的食客,低头忘了一眼自己灰黑的粗衣。

    “就、就在外面吧。

    ”她后退半步,指了指楼外的实木桌椅。

    晏井承含笑应了,二人便在临街的桌前落座。

    随即,小厮便摆上了青瓷碗,只见碗里的汤底呈琥珀色,葱绿与蛋黄之间卧着素色面条。

    腹中突然传来的咕噜声,让她耳尖发烫。

    这才惊觉自穿越以来,五感基本上是处于紧张状态。

    直到此刻嗅到这碗阳春面的香气,知觉才骤然苏醒,又冷又痛又饿。

    “小心烫。

    ”在晏井承提醒下,她小心夹起一筷子缠满汤汁的面条,轻吹热气送入嘴里。

    鲜美的滋味在口中散开,唇角不自觉上扬,绯红从脸颊漫到耳尖。

    原来这就是宋代的阳春面,比她平常深夜加班吃的各种速食鲜上百倍。

    汤匙与碗碰出清脆声响,温热的面汤顺着滑入她的喉间,冻僵的四肢渐渐有了暖意。

    也不知是她饿极了,还是古人饭量小。

    一口接着一口,不觉间一碗已见底。

    正愁怎么厚着脸皮再要一碗。

    “再多来几碗。

    ”温润的嗓音再次对着身后小厮响起。

    柳嘉之脸腾地烧了起来。

    “多谢公子。

    ”转眼间,桌上又多了三碗不同面码的面。

    分别是雪菜虾仁、鸡丝豆芽和肉酱。

    “这也太多了……”柳嘉之咧着的嘴虽然这么说,手上却不受控地使上筷子。

    她吃得投入,没注意到桌边已聚起不少行人。

    少女面前仿佛不是一碗普通的面,而是人间至味。

    看得路过百姓喉结滚动,往来商贾驻足观望。

    “这面,当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宋时家宴简介 >宋时家宴目录 > 我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