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大幕拉起
地精华的灵汤!”“五更露水淬黄精,千年参须凝气韵!”“饮此一盅,白发转青三日可见,顽疾缠身者连服七日,便可重踏山河。

    ”“体虚倦怠者浅尝半盏,当夜便能睡个安稳觉,晨起神清气爽,浑身似有使不完的力气。

    ”她手腕翻转,颇有声色地说着昨日连夜背的脚本。

    “这【九转昼春羹】,喝的是延年益寿,品的是固本培元。

    ”“前二十位试饮者,可免费获赠州江楼试吃券。

    ”“当下购买者,也可获赠州江楼试吃券,享药膳八折。

    ”柳嘉之混在人群里,盯着女子继续别出心裁的互动。

    她竟取出小巧的铜秤,当着众人面称量药材。

    “黄精三钱,野山参两钱,多一分则燥,少一分则淡”这般专业做派,看得药庐的老大夫都频频点头。

    晏井承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她身后,折扇轻点她肩头。

    “柳姑娘的【药膳医仙】,倒让这药庐成了我州江楼的擂台。

    ”“不止如此。

    ”柳嘉之摸出袖中的羊皮卷,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数据。

    “方才一刻钟,已吸引五十余人围观,发出去的试吃券比预计多了三成。

    ”她突然指着对面绸缎庄的二楼,那里不知何时挂起大幅布幔。

    上面绘着女子手持药碗的飒爽英姿,配文【冷面悬壶,医食双绝】。

    晏井承目光从布幔移到她发间的鹿骨发簪,喉结微动。

    “今天这发簪倒是别致。

    ”接着用折扇轻敲她手背:“可还有什么惊喜藏着?”话音未落,只见几个孩童喊着口号举着木牌冲出来。

    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喝了姐姐的汤,咳嗽全跑光】。

    原来是给前来带孩子看病的妇女试喝了羹汤,效果立竿见影——这是表象,背后真相是柳嘉之安排好的戏码。

    柳嘉之得意地望着欢呼的人群,转头时发间的琥珀珠正巧撞进晏井承眼底。

    他忽然伸手稳住她晃动的发簪,指尖触到鹿骨的凉意,却又似有温热蔓延开来。

    “柳姑娘这步步奇招…”他声音低沉。

    “倒让我愈发期待,接下来又要变出什么把戏。

    ”柳嘉之突然捂住自己的发簪,警惕地后退半步,杏眼圆睁。

    “你今日休想抢了我的发簪!”“总惦记着我的宝贝,当我看不穿你的心思?”她将发簪重新别正,扬起下巴,唇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好好看看吧,这锦水大街往后可要热闹得紧,当心到时候应接不暇,连叫好都忘了。

    ”晏井承折扇轻敲掌心,无奈地笑笑,眉眼间却漾着藏不住的笑意。

    他垂眸望着柳嘉之护崽般的模样,眼底满是温柔与纵容,修长的手指随意转了转扇柄,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

    “好好好,柳姑娘的宝贝,碰不得。

    ”说罢又抬眼看向街上攒动的人群。

    “如此,这场大戏,晏某必定给姑娘叫好。

    ”王二攥着好不容易抢到的试吃券,挤到张婶的豆腐脑摊前。

    “婶子,你说这州江楼到底使了啥法子?往年吆喝办诗会都没这般热闹!”张婶望着满街举着试吃券、木牌的百姓,舀豆腐脑的手都慢了半拍。

    远处柳嘉之与晏井承站立在人群中,她发间鹿骨簪子上的琥珀珠一闪一闪,恍惚间竟比当铺招牌上的金箔还要耀眼。

    “许是…”张婶低头笑了,认真往豆腐脑浇上卤汁,望着热气袅袅升起。

    “老天爷赏了州江楼新门道吧。

    ”“咚——”这声闷响,自绸缎庄方向传来,紧接着又传来急促的锣鼓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宋时家宴简介 >宋时家宴目录 > 大幕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