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的春秋时代,骑兵主要用来侦察和骚扰,无法真正冲击步兵方阵。而有了马镫,骑兵的战斗力将发生质的飞跃!
十日后,雍城校场。
三千精锐秦军整装待发。最前排是五百名铁甲重步兵,阳光下黝黑的铁甲泛着冷光;中间是千名连弩手,每人背负两架三矢连弩;两侧是轻步兵和传统的战车部队。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队伍后方那支百人骑兵——他们不仅装备了铁剑和皮甲,马鞍两侧还挂着奇怪的铁环。
秦成公身着戎装,检阅部队。他走到骑兵前,亲自检查了每匹马的马镫。
记住,这是最高机密。战时才可使用,平时务必遮盖!
诺!骑兵们齐声应答。
公孙贾快步走来:君上,斥候回报,义渠王已得知我军动向,正召集各部勇士,准备决战。
很好。秦成公翻身上马,省了我们四处寻找的功夫。
号角长鸣,大军开拔。雍城百姓夹道相送,许多曾受益于农业改革的农民自发组织起来,为军队运送粮草。
秦成公骑在马上,望着这支融合了铁器、连弩和马镫等超前技术的军队,胸中豪情万丈。历史上,秦国还要再过百年才能崛起。而现在,他将提前开启这个进程!
渭水滔滔,奔流不息。秦国的命运,也将如这河水一般,冲破重重阻碍,奔向更广阔的天地。
第七章
泾水鏖兵
泾水北岸的晨雾中,义渠王昆莫眯起眼睛望向对岸。秦军的旗帜在雾气中若隐若现,阵型整齐得令人不安。
秦人真敢渡河来攻他转头问身旁的巫师。
老巫师将几块骨头抛入火中,观察裂纹:大王,卦象显示...秦军有异物相助,不可轻敌。
昆莫嗤笑一声,拍了拍腰间的青铜弯刀:异物我五千铁骑就是最大的异物!秦人那些两条腿的步兵,还不够我们马蹄踩的!
他转身对传令兵吼道:传令各部,等秦军半渡时出击,一个不留!
河对岸,秦成公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台上,通过铜镜反射的晨光观察敌军动向。义渠人显然打算半渡而击,这正是他想要的。
公孙贾,铁甲方阵准备好了吗
回君上,五百铁甲已列阵完毕,连弩手在后,随时可渡河。
秦成公点点头,又看向一旁年轻的骑兵校尉孟明视:骑兵队呢
按君上吩咐,已在上游十里处隐蔽待命。孟明视抱拳回答,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公孙贾的副将,因骑术精湛被选为秘密骑兵的指挥官。
记住,看到三支红色响箭再出击,务必一击制胜!
诺!
秦成公深吸一口气,望向渐渐散去的晨雾。这是他穿越以来指挥的最大规模战役,也是检验军事改革成果的关键一战。
击鼓,渡河!
战鼓雷鸣,秦军开始有秩序地渡河。最前排是五百名全身铁甲的重步兵,他们手持长戟和大盾,三人一组形成小型方阵。河水没过膝盖,但阵型丝毫不乱。
义渠人果然按捺不住。当秦军渡至河心时,对岸响起震天的喊杀声,黑压压的骑兵如潮水般涌来!
结阵!前线指挥官高喊。
铁甲方阵瞬间收紧,盾牌相连形成一道金属城墙。义渠骑兵的第一波冲锋撞在这道墙上,如同浪花拍击礁石,纷纷溃散。
连弩,放!
隐藏在铁甲方阵后方的连弩手同时扣动机括,数千支箭矢呼啸而出,形成一片死亡之云。如此密集的火力,在这个时代堪称恐怖。
义渠骑兵人仰马翻,阵型大乱。昆莫在后方看得目瞪口呆——秦军何时有了如此可怕的武器
不要退!冲过去!他怒吼着亲自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