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些惊讶于君上的决断,但很快低头应是:臣这就去安排。

    待杜挚退下后,秦成公长舒一口气。他起身走到窗边,推开木窗,雍城的景象尽收眼底。这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城池,夯土城墙环绕四周,城内多是低矮的土木结构房屋,只有少数几座高大的建筑——应该是官署和贵族居所。远处,渭水如一条银带蜿蜒流过,河岸两侧是整齐的农田。

    这就是春秋时期的秦国都城啊...秦成公喃喃自语。与后世统一六国的强大秦国相比,此时的秦还只是一个偏居西陲的二流诸侯国,被中原诸国视为蛮夷。

    一名年轻的侍从轻手轻脚地走进来,跪伏在地:君上,该用膳了。

    秦成公点点头,跟随侍从来到了另一间更为宽敞的厅堂。矮几上已经摆放好了各种食器:青铜鼎中盛着热气腾腾的肉羹,漆木碗里是黄澄澄的小米饭,还有几碟腌菜和果脯。餐具是青铜制成的匕和箸,做工精美,上面刻有繁复的纹饰。

    他学着记忆中古人的样子跪坐在席上,开始用餐。肉羹的味道比想象中要好,虽然调料简单,但胜在原汁原味。小米饭有些粗糙,但散发着自然的香气。这种纯天然的食物让吃惯了现代加工食品的李勖感到新奇。

    君上今日胃口甚好。侍从在一旁小声说道。

    秦成公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吃了不少。他放下餐具,问道:近日国中可有要事

    侍从犹豫了一下:回君上,除了西戎之事,还有...边境传来消息,义渠部落在北边抢掠了几个村庄。

    又一个麻烦。义渠也是戎族的一支,活跃在秦国西北方向。秦成公在记忆中搜索着相关信息,历史上秦国与义渠的战争持续了很久,直到战国时期才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伤亡如何

    死了十几人,被掳走妇孺三十余口,粮食牲畜被抢掠一空。侍从低头回答,声音中带着压抑的愤怒。

    秦成公握紧了拳头。这就是春秋时期的现实,弱肉强食,边境百姓首当其冲。作为现代人穿越而来的他,对这种赤裸裸的暴力感到愤怒和不适。

    传令下去,加强北部边境防御,调拨粮食救济受灾村民。他命令道。

    侍从惊讶地抬头,似乎没想到君上会如此关心边境庶民的死活,但很快领命而去。

    用完膳后,秦成公在侍从的引领下参观了宫殿。说是宫殿,其实不过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院落群,主要由前朝后寝的格局组成。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只有主殿用了瓦片。装饰以青铜器和漆器为主,色彩以黑、红两色为基调,显得庄重而古朴。

    在书房里,秦成公发现了大量竹简,上面记载着秦国的法律、赋税、军事等各方面情况。他如饥似渴地起来,试图尽快了解这个他将要统治的国家。

    通过竹简记载和逐渐复苏的原主记忆,秦成公对秦国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国土主要分布在渭水流域,人口约五十万,常备军力不足万人,农业是经济支柱,但耕作技术落后,产量低下。周边强敌环伺,东有强大的晋国,西、北有各支戎族部落,南边则是正在崛起的楚国。

    最令他震惊的是,秦国在中原诸国眼中仍是蛮夷,不被视为正统的华夏诸侯。这种文化上的歧视比军事威胁更难以应对。

    夜深人静时,秦成公独自站在庭院中仰望星空。这里的星空比现代城市中看到的要明亮得多,银河如一条璀璨的光带横贯天际。

    我真的回不去了吗他轻声问自己。但内心深处,他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既然命运让他成为秦成公,那么他就要利用现代人的知识和历史预见性,改变秦国积贫积弱的局面。

    首先得解决西戎的威胁,然后发展农业,增强国力...他开始在心中规划未来的道路。历史上,秦国正是在接下来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秦:李勖的改革之路简介 >大秦:李勖的改革之路目录 > 第一章